2018年伊始,海關總署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提出了政治建關、改革強關、依法把關、科技興關、從嚴治關。一年來,全國海關“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同步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奮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海關。
廣州海關加強口岸疫情聯防聯控互聯共享
“2019年1月5日,廣州海關隸屬白云機場海關現場關員在對來自菲律賓入境航班旅客實施衛生檢疫時,發現一名俄羅斯籍男性旅客發熱,且伴有咳嗽等癥狀。后經廣州海關技術中心檢測,被確認為寨卡病毒核酸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陽性。這是我國首次檢出合并感染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病例。廣州海關立即啟動口岸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通報廣州市衛健委等部門,并聯系告知旅客本人。
針對當前境外傳染病疫情持續高發的情勢,廣州海關全力做好各類疫情防控工作,對重點航班實行空中“零報告”、指定機位停靠和登機檢疫,必要時對重點航班、重點人員啟用專用廊橋、專用通道機制。據統計,2018年,廣州海關共檢疫查驗進出境人員2199萬人次,檢出各類輸入性傳染病1575例。
廣州海關依托廣東省防治重大疾病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與衛生健康、邊檢、交通、商務、旅游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強在進出境重點人員甄別、信息通報、病例后續監管與追蹤、密切接觸者留驗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廣州海關對重點入境人員的可追蹤率已提升至100%。
廣州海關推動建立口岸疫情聯防聯控網絡系統,系統建立后,進出境旅客將可直接在網絡、手機App上進行健康申報,海關提前做好傳染病排查及處置準備,旅客通關后的情況和處置措施等實時同步到移民、衛生、地方疾病預防控制等部門及醫療機構,以便各單位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各單位信息通過網絡互連共享和交互,實現重點病例實時、動態監管和各單位間的無縫銜接,讓旅客第一時間得到救治,在保護旅客健康的同時消除輸入性傳染病傳播風險。
青島海關監管智能化改革成效凸顯
排成長龍等待出卡的集裝箱車、頂著炎炎烈日遞單的焦躁司機、汗流浹背驗核封志的海關關員……這些都是普通碼頭卡口給人的印象。而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輛輛集裝箱貨車魚貫而出、井然有序。碼頭自動化了,海關監管也智能化了,車過海關卡口,拍個照就抬桿,比高速公路的ETC還快。
不止在卡口,在船舶卸船落箱的同時,碼頭公司就把集裝箱稱重信息、理貨報告、運抵報告自動傳輸給海關,海關通過智能視頻實現遠程監裝監卸。而進口集裝箱卸船后被無人駕駛卡車載運至先期機檢設備開展集裝箱檢查,與此同時,位于港口另一端的海關機檢審像中心,運載貨物的圖像信息在屏幕上一覽無余。悄無聲息間,海關的查驗工作已經完成。這些都是青島海關“智慧監管”改革的成果。
改革強關是“五關建設”的重要內容。青島海關聚焦“智慧”做文章,扎實推進科技興關,既抓好“大改革”落地見效,又推動自主性“小改革”精準突破。結合關區實際,青島海關推出了“智慧監管”“智慧企管”及“日清”工作機制3項自主性改革,圍繞去繁瑣、減動作、優流程、增效能,推進科技應用,實現海關監管智能化,集成海關內外部數據實現對進出口企業“精準畫像”并實施差別化處置,建立常態化糾偏糾錯機制,探索源頭治理源頭防腐。
昆明海關“科技+改革”助古老絲路煥發新活力
2018年,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云南開遠至越南海防的中亞國際貨運班列累計開行582列,發送貨物24.63萬噸。昆明海關以“科技+改革”雙重用力,讓智能化監管設施設備為中亞班列貨物管得好、通得快提供了強大助力。
在昆明海關隸屬河口海關監控指揮中心的監控大屏幕中,整個山腰鐵路口岸的實況盡收眼底。關員小李正拿著一臺類似平板的海關“移動單兵查驗終端”攀上列車,對紅磷集團申報出口化肥進行查驗作業。如今,關員可直接在平板上進行照相錄證、結果錄入等工作,替代以往返回辦公室打印紙質單證、手工填寫查驗結果等環節,實現了查驗作業的無紙化。
“以前報關、報檢需要兩頭跑,現在只進一扇門就可以完成原來兩個部門的業務流程,還取消了通關單,我們切切實實體會到了改革的獲得感。”云天化聯合商務有限公司業務員小劉說。云天化集團紅磷分公司是距離越南最近的大型磷復肥生產企業,也是海關系列服務措施的最大受益者。中亞班列開通以來,云天化集團通過中亞班列進出口貨物38萬噸,貨值6.9億元。
昆明海關切實加強通關環節信息化建設水平,無紙化通關、稅費電子支付等現代網絡通關服務助力中亞班列在古老絲路上展現出新的活力和速度。目前,無紙化報關單占比達99.6%,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率100%,稅費電子支付比率90%,全面實行“一個窗口”行政審批和原產地證書“屬地備案、全國通簽”無紙化管理,為企業節約通關時間50%以上,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45%,超額完成“壓縮整體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工作要求。
上海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通關效率
世界銀行新近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提升32位,整體跨境貿易得分由上年的69.91分提高到82.59分;上海跨境貿易得分為83.06分,上海口岸進出口時間分別為48小時和23小時,進口時間縮減24小時,減幅達三分之一。
2018年,上海海關在首屆進口博覽會期間的一流監管服務,集中體現了上海口岸貿易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上海海關高效完成1046批展品的監管,總貨值約10億元。企業整體申報時間壓縮三分之二左右,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機構改革后上海海關迎來的首次全面“大考”。在海關總署的指導下,上海海關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制定并落實21項支持政策和便利舉措,創新提出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稅款總擔保等創新制度;探索建立數字化、智能化的進博會監管服務新模式,實現企業提前申報、靠泊即提、即時通關。
上海海關在持續壓縮口岸通關時間上狠下功夫。支持進口提前申報,有效提升通關效率;推進通關全流程無紙化,方便企業直接到查驗場地辦理手續;結合關檢申報融合,擴大涉檢單證智能通關覆蓋面,進一步縮短涉檢單證通關時間。
上海口岸整體通關時間越來越短,其中一些優勢商品進口更是提速明顯。如鮮活類貨物,從上海口岸進口的肉類、三文魚等鮮活貨物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30%左右。上海海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不斷壓縮鮮活貨物通關時間,目前已將口岸進境食品審批時間從20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還專門設立了鮮活貨物綠色通道,做到隨到隨檢。
要提速,也要降成本。關稅保證保險改革在上海率先試點,企業資金成本可節約70%左右。為了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通關體驗,上海海關率先試點并全面推廣《海關專用繳款書》企業自行打印改革,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辦理全部通關流程,縮短增值稅抵扣周期,加快資金周轉,減輕了企業負擔。上海海關還成立了全國海關首個科創促進服務機構,提供一站式海關監管服務,承諾海關相關業務“最多跑一次”,讓科創“獨角獸”企業能更加專注于科研發展。
杭州海關“放管服”讓企業嘗到甜頭
2019年1月8日下午,杭州海關報關大廳里“企業管理”“減免稅”“手冊設立”的海關業務辦理窗口內,幾位海關關員正在電腦前專注地審核資料、輸入信息,而他們面前的辦事通道卻空無一人。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報關大廳“冷清”的背后,是杭州海關對“互聯網+海關”建設的全力推進。在貨物通關方面,杭州海關全面推廣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實現貨物申報無紙化、海關審核智能化,實行企業提前申報、海關提前審核,貨物到港后即辦理放行手續,推行大宗貨物先驗放后檢測、全天候7×24小時通關等便利化服務,在全國率先開展轉關申報無紙化試點。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杭州海關為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量身打造涵蓋“企業備案、申報、征稅、查驗、放行、轉關”等海關業務各環節的無紙化流程,成為全國標準。消費者在線下單購買跨境商品時,向海關申報、繳稅的過程同步通過系統完成。此外,杭州海關還開發了“進境個人郵遞物品通關系統”,收件人可以在移動端辦理個人郵件的查詢、申報、繳稅、退運手續。
2019年1月6日,剛剛靠泊舟山港的“山東大成”號在10分鐘內便辦理完了海關審批手續。“多虧有了‘單一窗口’,我們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報關審批手續。”中國舟山中遠海運船務代理有限公司船務部經理何明說。
作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中的一個特色功能,船舶申報人只需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填報一次數據,即可同時完成向海關、海事、邊檢、港航等多個單位的申報手續,相關單位通過平臺共享數據信息、實施職能管理,最后將處理結果一次性反饋給申報人。
“‘一單多報’使得船舶進出境網上通關申報由1113項數據壓縮到371項,并實現了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通關無紙化,原需遞交口岸單位的44類70多種紙質申報材料全部取消,單船進出境手續辦理時間壓縮到兩小時以內。”杭州海關隸屬舟山海關監控查驗一科陳新建說。
2019年1月4日,通過保稅燃油加注“一口受理”平臺,中化興中石油轉運有限公司業務員王蕙向舟山海關申報了一票2600噸保稅燃油業務。從申報到海關審批通過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
保稅燃油加注“一口受理”,是指將保稅燃油加注涉及到的倉儲、供油、貨代等申報主體集中到一個平臺上。每票供油業務企業只需錄入一次數據,一次性提交單證信息,即可辦理一系列海關業務,業務辦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一,加油效率提升20%。
簡化保稅燃油審批手續辦理是杭州海關全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個縮影。目前,群眾和企業到杭州海關辦事的53項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
南京海關推進改革促進貿易便利化
2018年,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進出口通關模式迎來重大變革。“越來越多的業務通過網上辦理,更加高效透明。”在南京海關辦理了海關機構改革后國內首票報關報檢資質備案的江蘇眾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忠寶感受頗深。
2018年,南京海關積極踐行海關總署黨委“五關建設”總要求,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工作作風,推動各項改革創新任務按時保質落實到位。
海關業務優化整合在南京海關扎實落地。全面取消《入/出境貨物通關單》,實行關檢融合整合申報,報關、報檢“串聯”改“并聯”,229個申報項目精簡為105個,人員聯合編組“雙隨機”實行口岸監管“查檢合一”、后續監管“多查合一”、企業監管體系“無縫對接”,口岸通關效能不斷提升。2018年12月,江蘇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52.58小時、4.9小時,較2017年大幅壓縮48.02%、60.07%,連續4個月保持壓縮三分之一以上水平。
改革聚焦于貿易便利化和口岸提效降費。2018年初,全國首票由企業自行打印的《海關專用繳款書》在南京海關誕生,這標志著海關無紙化作業“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如今,江蘇企業自主打印稅單占比達9成以上。南京海關積極牽頭組織推進以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為龍頭的貿易便利化改革、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重點的“三互”大通關建設,以及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發展、中歐班列發展。截至2018年12月底,“單一窗口”標準版貨物申報、水運運輸工具覆蓋率達100%,水空運艙單覆蓋率達100%。
南京海關積極服務“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優化海關多式聯運監管模式,助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業務發展。南京海關20個重點實驗室與國際頂級檢測機構實現檢測結果互認,在蜂產品、太陽能光伏、物聯網產品等方面檢測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京津冀三地海關聯動保護知識產權
2018年,北京海關共立案知識產權案件16起,扣留侵權嫌疑貨物10066批次,扣留貨物數量共計2.94萬余件,同比增長25%。其中,查獲的侵權商品主要以運動鞋、太陽鏡及配件、藥品、工業用軸承、汽車配件等為主,保護了包括北汽福田、耐克、SKF在內的大量國內外品牌的合法權益。
2018年,北京海關下屬北京郵局海關就曾在3天內連續查獲出口至法國等數十個國家的郵政包裹8606個,這起典型的郵遞渠道侵權案件中,每個涉案包裹均為帶有NIKE等商標標識的侵權假冒運動鞋,合計8606雙,且寄件人信息未如實填寫。北京海關當即對該批侵權運動鞋采取了扣留措施。
據北京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曹永斌介紹,海關強化風險分析,運用風險分析手段加大對涉嫌進出口侵權產品布控的力度,通過京津冀三地海關聯動,重點查緝涉及藥品、食品、汽車配件等危害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案件,已經在口岸形成了嚴控態勢。
北京海關還與知識產權其他行政執法機關密切配合,不斷加強執法協作、信息互換與業務培訓,并與世界軸承協會、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等行業協會進行充分溝通交流,通過預確權、快速確權等機制,幫助權利人企業第一時間排除侵權嫌疑,快速放行近百批次暫停通關貨物,數量3.2萬余件,貨值共計人民幣3000多萬元。
小米公司安全部品牌安全負責人劉艷霞介紹說,2018年,北京海關與小米公司建立了一對一的知識產權保護聯絡員制度,以關企微信群這種“接地氣”的方式無縫對接,不但幫助企業解決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加快確權審批時效,還為企業提供法規政策解讀和維護授權信息提示。通過這種海關知識產權保護量體裁衣式的專項輔導,海關與企業建立了高效的維權合作機制,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提升得到進一步保障。
寧波海關以科技利器提升核心監管力
“進行產品備案后,寧波海關為我們開辟機檢綠色通道,備案商品可以安排優先過機。寧波海關的智能機檢系統中存有我們備案商品的機檢圖像,可以為海關查驗提供輔助參考,加快了貨物的通關速度,也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譚先生說。
“智能審圖系統”和“企業產品信息備案系統”是寧波海關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提升查驗效率的兩大科技利器。前者收集寧波口岸常見進出口商品圖像,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現過機圖像自動比對,輔助機檢關員分析;后者備案資信優良生產型企業商品資料等信息,通過數據關聯技術實現備案數據自動對比。截至2018年12月,機檢查驗平均通關時間約為3.11小時,相比2017年同期減少1.05小時,同比減少25.24%。
科技興關從智慧查驗到智慧物流,寧波海關科技版圖正在不斷擴展。安全智能鎖是實現途中運輸監管實時化、全程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環節。一票從義烏到寧波的出口轉關貨物,只需在啟運地義烏做好一次申報,在指運地寧波做好無紙放行,就可以順利裝船出運。“義烏采購的商品,從義烏裝箱加鎖到寧波進港,都施加了安全智能鎖,箱子進了港區就完成了,再也不用趕時間遞交單證,下班了也能自動核銷,真是太方便了。”寧波輪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王瑩說。
在海關轉關物聯網監控新模式下,寧波舟山港與義烏國際陸港的協同合作不斷增強,兩地貨物在途運輸效率大幅提升。據統計,新模式下貨物全程運輸時間可以縮短約1小時,降低物流成本約20%。
2019年1月16日 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