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_99热免费观看_欧美激情性国产欧美无遮挡_男女羞羞视频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2019年我國紡織服裝外貿形勢何去何從?

時間:2019.01.22信息來源:誠商新視界

 中美經貿磋商近期又出新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月17日表示,應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的邀請,劉鶴副總理將于1月30日至31日訪美,與美方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共同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這對于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來說,應該算是一個相對利好消息。

  據統計,我國紡織品服裝月度出口增幅從2018年10月起增速下降明顯。2018年12月,我國紡織業整體出口同比再次出現負增長。根據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按美元計,2018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31.17億美元,同比減少3.65%。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98.82億美元,同比減少2.63%,2018年4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32.35億美元,同比減少4.39%,與上月相比降幅進一步擴大。
 
QQ截圖20190122101356.png
 
  然而,另據海關統計,2018年1月至12月,全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總額2767.31億美元,同比增長3.52%,全年出口繼續保持正增長。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總額1190.98億美元,同比增長8.12%;服裝累計出口總額1576.33億美元,同比增長0.29%。從總的大勢來看,當前我國國內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圍繞穩外貿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效果正在逐步顯現,為今年外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預計今年我國外貿發展有望穩中提質。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2019年我國紡織服裝外貿形勢將何去何從?出口紡企又該如何應對?
 
  中美貿易摩擦尚不確定

  人民幣升值或不利出口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諸多不確定性深刻影響了紡企對國際市場的出口業務。2018上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相對穩定且略有增長。而下半年的“變”主要體現在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紡企心理“恐慌”,波及到服裝出口。盡管2018年9月行業出口表現不錯,實際上,主要是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為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很多訂單“搶出口”的結果。11月開始,服裝出口又呈現負增長。
 
  有專家預測,201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環境依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考慮到2019年美國政府對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仍維持在10%,預計2019年紡服出口境況仍不樂觀。
 
  在中紡圓桌論壇第十四屆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談到,雖然現階段美國加征關稅的紡織服裝產品僅約占我國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的9%,占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全球出口總額的1.5%,但貿易環境不確定上升,引發行業預期不穩定,短期內造成紡織企業下一年訂單及產銷減少,中長期則將對國際采購格局以及我國紡織行業的國際分工位置、投資布局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另外,進入2019年,人民幣持續走強,自1月9日以來,人民幣匯率迎來三連漲,漲幅創近半年來新高。這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極為不利,企業勢必會相對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報價,議價能力將受到一定的挑戰。有業內人士推測,如果人民幣每升值1%,那么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將下降2%至6%。在人民幣升值5%的情況下,紡織行業利潤率將至少下降10%。若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企業就不得不擠壓利潤空間,在中美貿易不確定大環境下受到的沖擊更大。
 
  對此,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相關人士建議企業面對出口的下行壓力,努力轉型升級,力求通過智能制造、產業鏈整合和品牌建設,提升行業的綜合競爭力。例如通過加快推動“機器換人”和“智能工廠”創建,全面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智能制造水平,鞏固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這位相關人士談到,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17個自由貿易協定,遍及歐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中國與東盟的紡織品服裝產品95%以上已經實現了雙向零關稅,今年中國產品全部零關稅進入澳大利亞市場。這些國家和地區關稅削減有力地促進了雙邊貿易的快速發展,是規避中美貿易摩擦風險,拓寬出口市場的有利所在。
 
  而對于近期人民幣升值,紡織服裝企業也不一定利空。面對美元的下跌和人民幣的升值,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已經適應,并且有了各自不同的應對方案。有一家上市紡企由于出口額較大,因此,采取如對沖等方式來應對匯率變動。有分析人士給出規避美元匯率下跌風險的對策為:積極挖掘國外新市場,減弱對于美元依賴;合理運用金融衍生品市場,規避匯率風險。
 
  也有一些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采用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來自國外,產品也大部分銷往國外,因此,美元匯率下跌和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不大。
 
  消費升級拉高進口紅利

  出口轉內銷非一蹴而就
 
  2019年,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增強,變中有憂的形勢特點使得國內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我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紡織品服裝消費市場,是紡織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支撐。2016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服裝零售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中國服裝鞋帽等零售額約合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7.8%,比10年前累計增長3.8倍。
 
  有專家認為,未來10年中國可能會從出口大國變成進口大國,而且中國正從一個制造大國向消費大國轉換,在這個過程中,會對關稅進行下調,僅2018年綜合關稅就從9.8%降低到7.5%。這位專家預測,“2019年關稅還會進一步調整,中國現在有實力將關稅再次調低。”
 
  可見,擴大進口是消費升級的必然需求。例如,去年我國首屆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就極大地提振了消費市場信心。另外,從2019年1月1日起,中國對從事進口商品貿易的跨境電商,擴大了稅收優惠政策,且跨境進口優惠政策適用范圍擴大至37個城市,單次交易免稅限額提高到5000元。這反映出我國跨境電商這一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的大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人均衣著消費支出不到200美元,距離發達國家1000美元以上的紡織服裝消費水平尚有差距,這種差距表明,無論對于中國出口紡服企業生產內銷產品,還是轉做進口貿易,都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2019年,我國紡織服裝外貿型企業要牢牢抓住這些新機遇,在出口轉內銷上有所突破。
 
  然而,外貿能否實現順利轉內銷、內外貿能否如期對接,這關系到當前紡織服裝企業可否順利實現轉型升級。例如,對于由出口轉做進口業務的一部分紡織服裝貿易型企業來說,國內銷售模式大多以賣場和商場為主,銷售過程中環節和費用繁多,企業需要花費大量成本來疏通渠道,而賣場基于營銷投入成本一般又不愿意引進國內不熟悉的外銷品牌,這就造成了出口產品轉進口的困難。
 
  而對于由出口轉內銷的另一部分紡服生產型企業來說難度也不小。江蘇南通一位正著手建立自主家紡品牌的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以前做代工,幾乎不考慮品牌宣傳的問題,現在卻大不相同,品牌成了讓他最關注的事情,運營自主品牌成本并不低。其實這并非個例。對于東部沿海地區不少從事紡織服裝OEM的企業來說,“一頭搞設計,一頭搞營銷,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早就是大家熱議的轉型良方,但目前看來,這更是迫在眉睫。
 
  令人欣慰的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的出口型紡織服裝企業正在通過建設完善的終端網絡、打造專業市場等方式,實現對內銷市場的布局和滲透。有的企業開始通過電子商務擴展銷售渠道,觸網之后,不僅產品銷路打開,經營的思路也有更新。另外一些企業則在細化服務方面做文章,比如開展服裝訂制服務,并將目光投向防爆服、醫用防護服等功能性服裝領域。在大膽嘗新的同時,很多外向型企業開始積極參與國內相關展會,借助展會平臺擴大品牌和產品影響力。
 
  不過,企業轉入內銷還應繼續堅守在海外運營時的成熟銷售方式和嚴苛標準,不能因為是國內市場就有絲毫放松。說到底,品質仍是闖市場和站穩腳的根本所在。
 
  拓寬國際市場有辦法

  提升高質量才是王道
 
  2019年,對于中國紡織服裝外貿型企業來說也許是一個分水嶺,面臨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提升,人工等生產成本不降反增,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等實際問題,外貿出口企業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存狀態。在高質量上尋求突破才是企業立足國內國際市場的法寶。
 
  對產品本身要求來說,高質量必須高標準。國際羽絨羽毛局副主席、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理事長姚小蔓表示,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及制品生產、出口和消費國,占據全球羽絨貿易70%至80%的市場份額,必須在標準上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為此,去年,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標委會發布了《高品質羽絨服裝》團體標準,這一標準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際標準,體現了行業發展的實力與擔當。
 
  而對出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來說,高質量產品是提升中國產品形象的根基。比如,俄羅斯市場是中國進入東歐和獨聯體市場的重要跳板,開拓俄羅斯市場必將帶動中國對東歐和獨聯體市場的開發。然而,中俄經貿領域合作也存在著挑戰,貿易摩擦較頻繁發生,這表現為貿易操作不規范摩擦、制度和政策差異摩擦、貿易結構不對稱摩擦、“灰色清關”問題等。對此,專家建議,俄羅斯市場正逐步邁向成熟,中國商人要想立足,就必須提高產品的質量、創辦自己的品牌。高質量是未來競爭的關鍵,也是在成熟市場通行的護照。
 
  這位專家建議,未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紡織服裝出口要從“粗放經營”變為“精耕細作”,從具體國別、不同民族、審美觀、消費水平等入手,加強市場細分化研究,從“供給創造需求”出發,以更多的創意設計和花色品種、更精良的制作等,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帶給出口型紡企的思考。2019年,中美貿易諸多不確定性讓出口紡企對雙邊市場發展信心不足,因而,拓寬國際市場成為出口企業今年對國際業務考量的重要一環,這里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生產分工布局。與以國內產能為主的出口型企業相比,全球布局產能的紡織服裝龍頭企業受貿易摩擦影響相對較小、抗風險能力更強。上海一家對美出口紡企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加大推進將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和非洲舉措,減少中美貿易諸多不確定風險。還有一些大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擁有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條,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企業合作,已經在當地建設了自己的生產基地、產業園區,實現國際化生產分工布局。
 
  二是國際市場布局。從出口角度考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有限。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686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全年出口額占總額的17%,仍低于歐盟的18.2%。就拿目前紅豆集團外貿業務比例來說,歐洲市場占有最大比例,達到50%至60%,美國市場占35%,日本市場占10%至15%左右,市場分布較為平衡。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歐洲市場,紅豆集團成立西班牙辦事處,充分發揮駐外辦事處優勢,直接與客戶面對面交流,取得較好效果。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