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區域聯動、部門聯動和跨境電商新政多措并舉,北京的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多維度的政策支持不僅獲得了更多企業的歡迎,降低了經營成本,更通過跨境進口使境外商品更多更快地得以進入北京市場,助力北京的消費升級。

連橫合縱
據北京市商務局透露,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對貿易便利化的8項評價指標中,有6項指標得到了大幅改善。其中進口、出口單證合規耗時壓縮2/3以上,進口邊境合規耗時和成本下降超過50%。去年12月,北京進口通關時間為56.84小時,壓縮比為47.25%。出口整體通關時間3.8小時,壓縮比48.63%,進口、出口整體通關均實現了市政府提出的壓時40%的目標。
據了解,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被認為是投資的風向標,每年對全球190個經濟體進行評估,包括跨境貿易等10個評估指標。負責編制《營商環境報告》的世行全球指標局高級經理麗塔·拉馬霍表示:“我們在北京和上海看到,中國的改革工作均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這些進展不僅是今年一年的改革成果,有很多是多年以來持續推進改革的結果。我們看到中國的總體監管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進,監管環境的改善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便利,這是改善營商環境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
另外,2018年12月29日,北京、天津兩地13個部門聯合簽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若干措施的公告》,從6個方面推出了21項跨境貿易便利化舉措,更加注重跨區域多部門聯動,此次參與發文的單位從兩市7個部門擴大到了兩市財政、發改、市場監管等共13個部門。
單一窗口
同時,北京的“單一窗口”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2018年全年累計業務量670.83萬票,較2017年4.66萬票大幅增長;平臺功能擴展到13大類50項應用,其中航空器、稅費支付、機電、非機電等共計12類新業務實現“零”的突破。
所謂“單一窗口”簡單地說,就是貿易商能夠通過一個入口,向各相關政府機構,提交貨物進出口或轉運所需要的單證或電子數據,從而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企業成本。
富士康科技集團關務經理王浩遠說:自2017年8月北京“單一窗口”試點推廣伊始,富士康科技集團與北京口岸就加強政企合作及推動“單一窗口”試點達成高度共識,鼎力支持北京單一窗口貨物申報業務上量達標。王浩遠表示,下一步富士康將在通關一體化“總對總”、全業務類型參與、專業高效客服需求等方面繼續加大與北京“單一窗口”的合作,努力實現企業發展目標。
中外運北京空運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蔡曉猛表示,通過北京“單一窗口”可以完成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展覽品申報、許可證件申領、稅單自主打印等功能,實現了通關業務類型的全覆蓋。公司通過“單一窗口”日均申報達到400票以上。
電商更快
隨著1210的海關監管方式適用范圍已經擴大到北京,同時與此配套的跨境進口營商環境也正在進一步改善。“1210”是個海關監管模式的代碼,全稱是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其適用范圍是“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不僅僅是通關時間,更重要的是1210節省了首次進口的許可等審批流程。”據宏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保稅事業部銷售客服副經理孫夢茁介紹,此前一款首次進口的商品,獲得進口許可的周期往往在2-6個月左右。“化妝品是取得進口許可比較慢的品類,首次進口審批流程最快也要在半年左右。”因此,去年1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的跨境電商進口零售“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的政策優勢就顯得格外明顯。
北京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通過擴大跨境電商進口助推消費升級,不斷擴大中高端消費品的占比,迎合品質消費和個性消費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