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的多肉植物,種植企業想要滿足對方國家相關法規順利出口卻并不容易。為了使“肉肉”們順利出口,北京海關所屬順義海關關員們來到了企業種植基地,到“田間地頭”調查病蟲害發生情況,幫助企業做好疫情監測及風險分析,竭盡所能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多肉植物要完全去除原土或栽培介質后重新種植在未經使用的栽培介質上,裝箱前要一直放在溫室和其他栽培設施里的混凝土地面或者高出地面50厘米的架子上,溫室須使用1.6X1.6毫米或更小孔徑的防蟲網覆蓋,這樣才能符合對方國家的要求……”在一家出口多肉植物的種植基地里,順義海關關員小任結合企業生產實際,現場向企業介紹具體的操作環節。“這些我都記下來了,之前聽說目的地國家要求嚴格,但沒想到會這么細、這么具體,我們馬上按要求調整,有了這些‘錦囊’ ,這次肯定能順利出口。”一家專門從事種苗出口業務的企業負責人說。
這只是順義海關全力幫扶出口種苗企業“走出去”的一個縮影。“在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出口航班變動頻繁,需要出口的植物種苗‘顏值高’又‘嬌貴’,對時效性要求更高。我們就是要幫助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裝運,保質保鮮出口到國外,以最美的姿態展示‘中國范兒’。”負責此項工作的順義海關科長馬騰介紹。
出口企業緊盯艙位,臨時搶訂,火燒眉毛的事情經常發生。“馬科長,我們又有一票種苗著急出口,這票訂單來之不易,特別是今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今天拿不到植物檢疫證書無法出口的話,我們就違約了,會面臨外方索賠……”3月初的一天,北京一家專門從事種苗出口公司的業務負責人焦急地把電話打到了順義海關。
“您先別著急,這批種苗只需現場查檢合格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出具植物檢疫證書,海關一定會全力為您出口的種苗‘護航’”。順義海關查檢二科科長馬騰即刻答復道。1個小時后,該企業順利拿到了出口證書,隨后這批滿載著企業的期望種苗順利裝機出境。
面對疫情影響,順義海關在出口查檢、送樣檢測、出證等環節不留“斷點”,全流程的“無縫銜接”將出口所需時長縮短了50%以上。今年以來,順義海關驗放北京地區企業出口種苗共計79批次,貨值達544萬元,包括多肉植物、茱萸及各類蔬菜種子、玉米種子、大豆種子等。
“我們積極指導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密切關注國外病蟲害防控法規變化,與企業攜手共同提升出口種苗競爭力。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全力優化通關流程、優化服務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服務轄區企業發展的時候多問一句,多幫一把,助轄區外貿企業出口增速效益增倍。” 順義海關副關長王陽的話給了企業“定心丸”。(鄭作良 馬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