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10.2萬只智能手表在成都海關所屬天府新區海關監管下出口,該批智能手表由鴻富成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生產,貨值1.6億元。
作為富士康集團在成都投資布局的生產型企業,鴻富成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于2017年注冊建廠,今年進入全面量產階段,目前已建成投產10條產線,提供超過2.7萬個就業崗位。
“鴻富成成都工廠自正式投產以來,就在天府新區海關的指導下申辦了以企業為單元加工貿易電子賬冊。”富士康中央關務經理胡小靜介紹,“申辦一本賬冊就可以管理所有進口物料,如果物料種類增加了,只需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遠程申報,鼠標一點很快就能收到海關辦結回執,對我們這類生產型企業來說,這種高效率就是經濟效益。”
據了解,自9月9日該公司智能手表新品量產以來,通過區外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額已突破百億元。
“我們通過改革創新,允許企業將智能手表外發至綜保區內檢測中心進行保稅檢測,實現‘上游配套+生產+檢測’全產業鏈保稅,與非保稅模式相比,可以充分盤活流動資金。”天府新區海關監管一科副科長石澤亞介紹。
區外加工貿易保稅監管模式是一種重要的海關監管制度,其準入門檻低、普惠性強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僅成都地區像鴻富成這樣通過區外加工貿易方式開展業務的企業就有近100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府新區海關推出‘個性化’措施,‘即時辦結’賬冊變更申請,‘零延時’對接口岸通關,企業不出門就能辦業務,對符合條件的區外加貿企業累計不予征收風險保證金5億元,支持企業將資金用在保訂單、保生產上,年內成都地區區外加貿進出口值將有望突破400億元。”天府新區海關副關長周岷江說。(成都海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