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吳 力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近日在談及2021年穩外貿舉措時表示,商務部將重點實施三個計劃,貿易產業融合計劃是其中之一。他透露,商務部將認定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加速對外貿易體制改革,加速工貿結合,貿易和產業持續在融合中深入發展。在當前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貿易產業融合又有哪些新內涵?
貿易產業融合譜新篇
進出口總值4874.5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2.3%……這是湖南最新發布的2020年外貿增長成績單。逆勢大幅增長與湖南的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外貿平臺日漸成熟息息相關。
湖南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湖南共有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18個,基地總數居中部六省第一,既涵蓋裝備制造、工程機械、農輕紡等湖南傳統優勢產業,又涵蓋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成為加速外貿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這是貿易產業融合帶來的成效。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副會長蔡家祥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開放之前,貿易與產業是分開的;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國家大力推進工貿結合,放開外貿經營權,推進外貿體制改革。經過近40年持續推進,目前外貿經營已實現備案制,工業企業從事外貿基本沒有門檻障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貿易產業融合有著更新的內涵和更高的要求。
“新形勢下強化貿易產業融合在于暢通經濟循環,提高經濟發展的韌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在貿易保護和疫情防控影響下,產業供給與貿易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和阻滯,構建新發展格局仍需把產業鏈與貿易鏈對接起來,根據需求變化適配供給。
對于服務貿易,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強調,服務貿易和服務業發展,以及服務業開放與服務業投資有著天然聯系,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推動貿易產業融合恰逢其時。目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脫節的現象,只有全面提升國內服務業發展質量,才能進一步增強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融合中提質升級
貿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推進多年,目前還存在哪些短板?劉向東進一步表示,當前貿易產業融合的短板在于供需失配和需求升級的多樣性,產業端要加快供給體系優化,增強中高端供給能力,而貿易端在于提高流通便利性,提高供應鏈的安全性。服務貿易的堵點是開放力度不夠,尚不能滿足服務消費升級的需要,特別是跨境服務貿易仍然受到一定體制機制的制約。
蔡家祥表示,目前工業企業從事貿易或貿易企業開辦工廠雖然比較暢通,但人才缺乏、物流不暢、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等成為提升貿易產業融合水平的攔路虎。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53.1萬家,同比增長6.2%。商務部從2011年2月起持續推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認定工作。2020年12月,商務部將64家新基地和93家老基地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對于下一步工作,劉向東認為,要發揮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作用,針對外需變化增強產業鏈和供應鏈適應性,同時加快推動進出口結構優化,實現優進優出。“加快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將有助于通過壓力測試擴大服務業開放的層次和水平,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擴大和提升服務貿易的規模和質量。”
李俊認為,在服務貿易領域,國家近年來拓展了數字、文化、中醫藥等一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也邁向3.0版,成為貿產融合的重要載體。下一步,要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加速服務業全面發展,增強中國服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和提升服務貿易發展的規模和質量。
作者: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