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外貿地圖上,眾多中小城鎮占據著重要位置,而且大量存在著一些位于小城鎮的外貿集聚區:以出口木制玩具聞名的浙江省云和縣、以盛產枸杞聞名的寧夏中寧縣、以大量出口蔬菜的山東省莘縣和以燈飾外貿聞名的廣東省中山市古鎮……當前國內外市場對外貿轉型升級的要求越來越高,數字化外貿的發展趨勢也倒逼小城鎮外貿企業不斷自我提升。但不止一家來自小城鎮的外貿企業人士向記者反映,僅以電商化轉型為例企業就特別缺人才,但小城鎮外貿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較大障礙,部分求職者即便知道當地外貿興盛,仍會猶豫要不要到小城鎮就業。
記者觀察各地的一些案例發現,雖然很多人才更愿意到一二線大城市就業的習慣一時半會兒難以完全改變,但位于小城鎮的外貿企業還是可以從自身做起,采取一些辦法緩解引才難題。
例如,一些總部位于小城鎮的外貿企業可以在省會或臨近的一二線城市設置分公司、子公司等分支機構,從而就近招聘人才,如果能做到讓招聘到的人才在省會或一二線城市工作,并在招聘時向求職者提前說明這一點,是可以減少一部分招聘障礙的。在河北滄州市,就有外貿企業在滄州下屬小城鎮和省會石家莊同時設置辦公場所,緩解了一部分引才難題。
例如,疫情下在線辦公、居家辦公等新工作方式越來越流行,相關的技術支持手段也快速發展。小城鎮外貿企業可以細分企業的崗位類型,挑選設置出一部分含金量高、門檻高且又適合異地在線辦公的崗位,以吸引那些遠在一二線城市、暫時不愿意到小城鎮的人才。在做這方面努力時,小城鎮外貿企業要提前弄明白兩件事:第一,肯定不是所有崗位都適合異地辦公或在線辦公,需要進行細致的梳理和分類,減少一些過于理想化的想法對引才工作的干擾;第二,不能因為一部分崗位永遠無法在線辦公、異地辦公就停下嘗試的腳步,反而要勇于試驗、積極探索,這樣做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小城鎮外貿企業還可以從當下趨熱的共享用工方面做一些努力,積極借助相關在線平臺、在線工具進行用工需求和就業需求的對接。只要不局限在全日制用工的思維框架里,就還可以將兼職用工、退休返聘等許多方式結合起來。記者就曾見到這樣的例子,身在北京的一些專業人士,退休后也愿意返聘到外地工作,然后每年通過去幾次外地加上遠程異地辦公的方式完成工作。
這些新的用工方法,隨之而來地對小城鎮外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小城鎮外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走向精細化、差異化,不再延續過去粗放、籠統、一刀切的簡單管理方式。其中就包括,小城鎮外貿企業迫切需要改變崗位職責劃分駁雜、粗放,難以實現標準化的弊病。這種毛病在小城鎮小企業身上特別容易出現,看起來很靈活、“不刻板”,但卻限制了將部分高門檻工種遷移到線上或一二線城市的可能性。
總之,雖然地理位置對外貿企業發展的影響至今不能忽視,但現代社會已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減少這種影響。只要積極嘗試努力,總部位于小城鎮的外貿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競爭力還是有提升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