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出口增速均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5月10日在介紹中國外貿運行情況時指出,1-4月中國外貿發展延續增長勢頭,優進優出、貿易產業融合和貿易暢通“三大計劃”全面推進,在五個細分領域呈現出一系列亮點。
具體而言,在外貿市場方面,中國外貿企業深耕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取得積極成效。1-4月,對歐盟、美國、日本、香港地區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36.1%、49.3%、12.6%和30.9%,拉高整體出口增速16.8個百分點;對東盟、拉丁美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增長29%、47.1%和27.6%,拉高整體出口增速8.6個百分點。
在外貿主體方面,民營企業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1-4月,新增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61655家。民營企業出口3.53萬億元,增長45%,拉高整體出口增速23.2個百分點,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至55.9%。
在外貿產品方面,“宅經濟”產品繼續帶動出口增長,一些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恢復性增長。1-4月,電腦、手機、家用電器、燈具、玩具等“宅經濟”產品出口分別增長32.2%、35.6%、50.3%、66.8%和59%,拉高整體出口增速6.9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疫苗接種進度較快,民眾出行需求增加,服裝、鞋靴、箱包等出口恢復性增長,增速分別達41%、25.8%和19.2%。
在外貿業態方面,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跨境電商保持高速增長,1-3月進出口金額4195億元,增長46.5%。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穩步推進,為帶動高質量就業、引導產業聚集發揮重要作用。4月,第129屆廣交會成功在網上舉辦,2.6萬家企業參展,來自227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注冊觀展,給疫情之下的全球展客商帶來新商機。
在進口增速方面,該負責人分析,進口增速由需求因素和價格因素合力拉高:一方面,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帶動進口增長,制造業PMI保持在擴張區間,拉動能源資源、原材料和零配件等進口需求,1-4月,原油、鐵礦砂、集成電路進口量分別增長7.2%、6.7%和30.8%;另一方面,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大豆、鐵礦砂、銅礦砂進口均價分別提高15.5%、58.8%和32.9%,價格因素合計拉高整體進口增速4.2個百分點。
“近期,各地積極貫徹落實全國外貿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外貿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保市場主體、保市場份額、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進外貿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務實舉措,為提升外貿綜合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該負責人說。
轉自: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