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行業到底有多火?5月18日,在廊坊市舉辦的2021“絲路電商”(河北)政企對話會暨跨境貿易投資對接會上,中輕聯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CEO葉柯分享了兩個數據——“1.9%”和“31.1%”。
“1.9%”,是去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增長速度。“31.1%”,則是去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速度。“通過數據對比能明顯看到,現在我國跨境電商增長速度遠大于傳統進出口速度。”葉柯說。
最早感受到跨境電商風口紅利的,是外貿服務企業。再過幾天,佳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會迎來在廊坊開發區成立7周年。作為跨境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5月18日,公司今年以來實現出口額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8%,今年預計出口額將達到5億美元。而公司成立前5年,累計出口額不過2億多美元。
憑著16年的外貿經驗,該公司董事長魏智江明顯感受到,“跨境電商是順應新形勢下的外貿新業態,是市場剛需,是促進外貿新增長的新動能”。
跨境電商規模增長的背后,離不開國家的鼎力支持。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蔡裕東介紹,2016年以來,我國已與五大洲22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并建立雙邊合作機制,“絲路電商”(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絲路電商’建設提速,推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共識合作。”讓蔡裕東印象尤為深刻的,是4月28日至5月12日召開的第三屆雙邊網購節,冰島、意大利等11個伙伴國的駐華大使親自錄制視頻,向中國消費者推薦本國的優質產品和旅游資源,受到廣泛關注和熱烈歡迎。
在視頻連線中,烏拉圭駐華使館副館長及經貿投資處主管費德里科·拉赫表示,烏拉圭長期以來一直非常關注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看到電子商務帶給他們巨大的機遇。這些年,烏拉圭公司利用與中國電商合作,將牛羊肉、奶制品、飲料等優質產品賣出去。他們期待與中國在這些領域開展更多合作,讓更多烏拉圭產品能夠通過跨境電商觸及中國消費者。
跨境電商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拓展了“買全球、賣全球”國際貿易渠道。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絲路電商”建設,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引進培育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加快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建設。目前,全省擁有23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18個跨境電子商務園區、40個公共海外倉、10個境外品牌展示中心,跨境電商集群優勢已經顯現。
這次由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省商務廳等共同舉辦的“絲路電商”(河北)政企對話會暨跨境貿易投資對接會,旨在進一步促進河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并通過跨境電商這一新業態、新載體,為共建共享世界經濟繁榮貢獻河北力量。
看到“絲路電商”發展的新機遇,我省一些企業主動參會取經,推動產品走出去。
“這次我們帶來一款琉璃茶具,具有中國風,獲得了中國旅游商品大賽的獎項。很想知道,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讓產品走出國門。”秦皇島云濤貿易有限公司代表提問。
泰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婉塔娜·塔丹表示:“想要讓泰國消費者看到你們的產品,我覺得現在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利用市場上的一些平臺和一些應用軟件,或者創建一個平臺,展示你們的產品給泰國消費者。”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代表張保龍·布魯諾認為,想要展示一個新的產品給新的市場,首先要做的是市場調研,認準產品定位在哪里,分銷渠道也要盡早確定下來。具體到電商而言,要找到一個主要渠道,不斷研究歐洲跨境電商模式,通過對比,找到更好的渠道推給最終的消費者。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河北省、市、縣三個層級正在探索建立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企業在網絡平臺上開設店鋪以及營銷進行服務。建成后,將在絲路國家和河北產品之間架起一個橋梁,助推企業產品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