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世界500強項目達24個
河北日報訊(通訊員劉翔、馬旭昌)5月13日,靠泊在黃驊港的“XIN RONG”貨輪正忙碌卸貨,這也標志著黃驊港海關建關以來,對外加工貿易貨物首次在黃驊港上岸。據悉,該貨輪載貨量為65763.605噸,其中有5000噸大豆將用于加工貿易,價值285萬美元。
今年以來,渤海新區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港口國際化戰略,以外貿業務增量為杠桿,持續鞏固西非、南歐、拉美地區外貿國際航線,開通至印度、墨西哥的化肥外貿航線,爭取年內開通至摩洛哥的外貿航線,加快推動與天津港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持續拓展外貿進出口領域,首次完成乙二醇單叔丁基醚出口,高鈦渣實現首次進口。尤其是河港碼頭持續提升外貿業務比重,主流品種礦石和高品位鋁礬土過港基本實現全部外貿化。1-4月,黃驊港外貿吞吐量完成2137.18萬噸,同比增長4.14%。
加快聚集外貿項目,全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促增量、穩存量并舉,全力推動外貿項目落地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外貿企業53家。其中,總投資2億美元的河北嘉好糧油二期項目進展順利,建成后將成為嘉吉在我國產能最大的工廠。今年以來,僅河北嘉好糧油就在黃驊港報關進口原料4400萬美元,占到去年總量的86.3%。截至目前,該區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項目分別達到24個和12個。
依托對外開放平臺,發展高層次開放型經濟。依托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中東歐“17+1”合作,精心籌辦第三屆中東歐中小企業論壇,推進與以中東歐國家為重點的歐洲各國的合作。截至目前,合作區已落地和簽約中東歐企業40余家,總投資50億元。充分發揮黃驊港綜合保稅區優勢,在加快申報封關運營的同時,圍繞跨境電商、新材料、再制造等領域,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外貿項目。同時,加快與冀中南、魯西北等腹地1200余家外向型企業對接,儲備項目、打牢基礎。
持續優化外貿環境,構建多元開放格局。渤海新區高度重視外貿工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形勢,研究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出臺了《精準幫扶外貿企業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全力推動外貿保客戶、保訂單、保市場。學習借鑒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唐山曹妃甸區等地外貿優惠政策、經驗做法,研究制定適合本地的政策措施。同時,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通過落實集裝箱碼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簡化通關手續、壓縮通關時長等措施,全面提升外貿貨物進出港效率。今年一季度,黃驊港口岸出口平均通關時間不到5分鐘,比2020年同期壓縮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