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中國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葛春堯介紹了該銀行“加強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持”有關工作情況。
葛春堯介紹說,截至今年4月末,中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新增1486億元,增速23%。他提到,中國銀行推出一系列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舉措。
一是為受疫情影響企業開通信貸綠色通道。針對受疫情影響企業貸款采取簡化流程、簡化材料、加大授權等系列措施。按照“優先受理、優先盡責、優先審批、優先發放審核”原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簡化授信發放審核要求。
二是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創新推出“信用貸”等多款線上融資系列產品,實現全流程在線的“非接觸式融資服務”。出臺“隨時惠”普惠金融服務方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小微企業融資靈活度。創新中銀普惠“惠如愿”系列產品,推動小微企業專利創造及科技成果轉化。開發“中銀e企贏”撮合服務系統,打造集政府、銀行、企業、第三方平臺于一體的全方位金融生態體系。中國銀行還建設全國最大村鎮銀行集團——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專注服務縣域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三是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融資問題。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對符合授信條件的客戶發放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簡化年審要求,對有條件的客戶開展批量年審,緩解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的過橋周轉及短期還款壓力,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走出困境。中國銀行還進一步主動減費讓利,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做好利率水平管控,規范融資收費管理。全面免除小微企業貸款承諾費等服務收費,主動承擔小微企業貸款抵押品評估費、抵質押登記費等相關費用。
四是落實盡職免責,建立敢貸、愿貸的長效機制。嚴格遵循“盡職免責,失職問責”的原則,合理判定授信各環節的盡職履責情況,對于符合盡職免責情形的,對相關人員予以免責。
中國銀行還充分發揮自身國際化、綜合化優勢,為國內中小企業搭建直通海外的渠道,積極服務中國與世界的經貿合作。
葛春堯說,一是創新推出“中銀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為全球中小企業搭建互聯互通的平臺,幫助中小企業融入全球資金鏈、價值鏈、產業鏈,助推多邊貿易合作。截至目前,中國銀行已在全球舉辦75場跨境撮合對接會,吸引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萬家中外企業參加。二是發揮專業優勢支持穩外貿。發布穩外貿“十三條”措施,在30余個省市推出“穩外貿穩外資”專屬服務方案。2020年為全國近1/4進出口貿易提供金融支持,境內機構投放進出口貿易融資3850億元。三是發揮綜合經營優勢提供全面金融服務。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堅守“支農支小”戰略定位,專注服務縣域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目前已形成覆蓋全國22個省(市)縣域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累計服務客戶358萬戶,累計發放貸款1988億元;推出“線上貸款抗疫應急版本”,向縣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無接觸式的純線上秒批秒貸服務。
“下一步,中國銀行將繼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普惠性,增加金融有效供給,增強創新發展能力,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貢獻力量。”葛春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