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日子里,7月2日,商務部機關報國際商報發表長篇通訊《走好新時代商務發展的“趕考路”——河北商務人奮力推進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紀實》,現予轉發。
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綠水青山環抱西柏坡。燕趙大地遼闊壯美,眾山之中,得開一番紅色天地。這里有不可磨滅的紅色印跡,“三大戰役”在這里指揮,“兩個務必”在這里誕生,“進京趕考”從這里出發,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從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毛主席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而今,“兩個務必”的時代強音,依然響徹在河北商務人心頭;“‘趕考’遠未結束”的殷殷囑托,正轉化為河北商務人奮力推進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能。
初心,商務為民顯真功
6月1日,河北省商務廳機關全體黨員赴西柏坡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勇擔商務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參觀西柏坡北莊村、西柏坡紀念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在西柏坡紀念館五大書記雕像前,河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鋒莊重地舉起拳頭,帶領全體同志在烈日下重溫入黨誓詞,心中火熱、精神火紅。
2021年6月1日,在西柏坡紀念館五大書記群像前,河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鋒帶領黨員干部面向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對于西柏坡,河北商務人素懷一腔崇敬。河北省商務廳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裴世馨堅定地說:“西柏坡是寫在山水間的教科書,西柏坡精神是鼓舞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西柏坡之路永遠在心中升騰、在腳下延伸!”
早在5月底,河北省商務廳開展“四史”宣傳教育,專門舉辦了西柏坡精神宣講報告會,特別邀請河北省委黨史專家宣講團成員、省委黨校黨史部李芬副教授作了《中國共產黨西柏坡時期的光輝實踐與當代價值》的宣講報告,從西柏坡時期的歷史由來和光輝實踐、西柏坡經驗的主要內涵和當代價值等方面,全面系統地闡釋了西柏坡時期我黨的光輝歷程和西柏坡精神的現實意義。主持報告會的河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任會君表示,西柏坡是革命圣地,是我們身邊最重要的紅色資源。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今天,西柏坡依然是我們必須堅守的“精神高坡”。
商務機關是業務機關,更是政治機關,為了推進商務黨建與商務履職深度融合,2020年9月,河北省商務廳黨組研究決定,在全省商務審批監管一線單位、一線人員中開展“商務為民”活動,積極探索出一條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河北省商務廳黨組針對活動進展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出臺專門活動方案,召開專門會議安排部署。對于各單位參加活動情況全面總結、評估問效,表現突出的授牌“商務為民先鋒崗”,開展比學趕幫,努力創先爭優。
以活動提效能。全省商務審批監管一線255個單位、908名人員踴躍參加“商務為民”活動,積極為全省32832家重點商務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圍繞履行省商務廳81項法定權責,共辦理行政服務事項7429件,開展商務監管458次,實現零投訴、零差錯。涌現出131個“商務為民”典型案例,得到社會各界普遍好評。
以活動樹形象。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30個一線單位、30個一線人員所在工作崗位,被河北省商務廳授牌“商務為民先鋒崗”。在2020年度省直部門政務服務工作綜合評價中,省商務廳獲“優秀等次”;省商務廳進駐省政務服務大廳工作組被授予“優秀工作組”。省商務廳成為獲評全省政務服務工作優秀單位、優秀公務員數量最多的省直部門。
以活動促發展。“商務為民”活動的開展,為全省內貿流通和涉外經貿企業發展創優了環境、激發了活力。今年前5個月,全省外貿進出口完成2074.8億元,同比增長32.7%,高于全國4.5個百分點。全省實際利用外資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7%。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2.2億元,同比增長24.3%。
2021年3月18日,河北省商務廳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裴世馨(左二),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任會君(右二)為“商務為民”活動先進單位和個人授牌“商務為民先鋒崗”。
“商務為民”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商務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有效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作用,實現了思想作風與行政效能“雙提升”,打出“商務為民”品牌效應。河北省委常委、秘書長高志立批示:“要及時總結推廣這方面的典型經驗”。河北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專門發文推廣。中央政策研究室《學習與研究》、商務部國際商報社《商務大參考》分別介紹了河北“商務為民”活動經驗,新華社作了重點報道。
使命,創新進取多首創
帶著初心出發,使命就是神圣職責。新時代河北商務發展的擔當,就是“趕考路”上光榮的使命。尤其是河北自貿試驗區的成立,秉持“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招商引資為主線,積極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形成了37項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的制度創新成果。
自貿試驗區建設,是新時期我國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這也是新時期我國在探索投資、貿易、金融、外商投資服務和管理等方面,不斷進行制度創新和擴大開放的高地。
2019年8月30日,河北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運行,河北省迎來繼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后的又一重大戰略機遇,河北對外開放進入嶄新階段。
一年多來,河北自貿試驗區扎實推動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總體方案確定的98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83項,有效實施率達85%。
聚焦重點領域,河北自貿試驗區積極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形成了37項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的制度創新成果。包括鐵礦石保稅篩分監管新模式、國際航行船舶“模塊化”檢查新機制等貿易便利化領域5項,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建設資金管理新模式、跨境人民幣結算動態“白名單”模式等金融創新領域12項,“照單點菜”放權新機制、海域使用權標準化極簡審批新模式等政府職能轉變領域18項,四大機制打造協同發展示范樣板、綜合保稅區區域一體化運營管理新機制等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域2項。這些可喜的成果,得到國家有關部委肯定的有7項,在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刊發的有2項,在全國先行先試的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有5項,入選中山大學制度創新十佳案例的有1項,先后分兩批面向全省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案例有29項。
五大平臺建設成果顯著。在保稅功能平臺方面,石家莊綜合保稅區、曹妃甸綜合保稅區能級不斷提升,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成功獲批,成為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綜保區。在口岸開放平臺方面,正定片區鉆石指定口岸建成運營,進口藥品口岸申建進展順利,A類低空飛行服務站加速建設,曹妃甸片區先后獲批整車、肉類、水果、糧食等口岸資質,唐山市成功獲批國家二手車出口試點。在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平臺方面,位于曹妃甸片區的河北自貿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即將營業,中國五礦國際礦石交易中心已經投產運營,正在積極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船舶保稅燃料油供應基地。在產業合作平臺方面,曹妃甸片區加快建設國家進口高端裝備再制造產業示范園區,雄安片區推動IPv6實驗室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建成運營。在金融服務平臺方面,河北省自貿辦與包括省中行、省建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已有30家金融機構入駐自貿區,多個商業銀行在片區設立自貿試驗區分行。
河北自貿試驗區立足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實施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省、市、片區在財政支持、市場準入、金融服務、外匯管理、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十個方面,密集出臺了33個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經知名第三方機構評估,企業對河北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的整體滿意度達92%。
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開發區建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之源。河北省委、省政府把推進開發區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的關鍵舉措,召開高規格的開發區改革發展會議,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河北省開發區重點領域改革走在全國開發區改革前列,在全國率先在重點開發區推進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試點,在全國較早在國家級開發區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先后兩次在商務部組織召開的全國國家級經開區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河北省開發區市場化運營做法被商務部作為典型案例推廣。
河北省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呈現出春意盎然的美麗畫卷,全省開發區GDP和財政收入占到全省40%以上,外貿進出口占到全省5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占到全省6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占到全省80%以上,印證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開發區大有希望”的預言。
奮進,對內對外齊增長
守初心,擔使命,走好新時代河北商務發展的“趕考路”,惟有奮進。奮發在搞活流通促消費,奮斗在外資外貿保增長,奮進在“一帶一路”增合作。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已融入河北商務人奮進的步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