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立邦在開封蘭考投資5.5億元的固廢處理項目,合肥成為全球材料科技創新領先企業——美國康寧公司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日本SMC公司將在常州高新區一期投入1億美元,建設集高端氣動元件生產、研發及銷售為一體的華東基地……我國內陸地區正成為外商投資熱土。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1至6月,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29.7%、33.6%和6.1%。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9.8%、29%和4.1%。
從數據不難看出,中部地區吸收外資正步入加速車道。例如,今年上半年,河南新設立外資企業150家,實際吸收外資108.3億美元,同比增長8%;江西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04家,增長37.56%。
“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雙重推動下,中部地區營商環境正在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而且國家也把中部地區定位為發展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所以中部地區正在努力通過加快吸收利用外資和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發展。”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表示,目前,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潛力得到釋放,表現在GDP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東部地區,為此,外資持續看好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相比,中部地區在勞動力、土地、能源等生產要素方面有相對的價格優勢,這些也成為中部地區吸收利用外資比較有利的條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桑百川分析,中部地區之所以成為吸收外資增長最快的區域,得益于中部地區一些中心經濟區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逐漸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產業配套能力相對較強。另外,中部地區的中心經濟區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源,人才儲備豐富,這些優勢吸引一些大型外資投資項目落地。
我國中部地區目前在對外開放方面取得的成績越來越明顯,西部地區是否可以學習借鑒中部地區的經驗?
在張建平看來,西部地區首先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重塑政企關系,加強政府對企業的服務。在營商環境方面,不僅要完善硬件基礎設施配套,同時管理體制、管理機制也應按照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要求,以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基礎,塑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讓外資更加放心。
桑百川認為,西部地區應集中打造吸收外商投資的新平臺,在局部區域中形成優良的營商環境,形成“親商惠商友商”的投資環境;努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簡化行政審批事項,提高行政效率,形成積極吸引外商投資的社會共識。
張建平表示,西部地區吸收利用外資潛力很大,一方面,其過去吸收外資基數比較小,另一方面,目前通過開放發展、改善營商環境,西部地區的潛力正不斷釋放。“比如陜西得到三星上百億美元的芯片投資,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梢哉f,西安、成都、重慶等西部地區城市未來對外資的吸引力還會進一步提升?!?/p>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西部地區正逐步從原先對外開放的腹地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在我國吸引外資更重視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的背景下,西部地區如何提高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進而提高吸收利用外資的能力?
“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為沿邊省份,與周邊國家和地區聯系更加便捷?!鄙0俅ū硎?,西部地區應發揮自身優勢,利用邊境經濟合作區、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及中西部地區利用外資的優惠政策,形成良好的外商投資營商環境。發揮地區的產業和資源優勢,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吸引外商投資聚集。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把吸收周邊國家的投資和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系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工作。
張建平建議,西部地區要加快落實國家新的外商投資法,并且完善地方利用外資的條例,構建法治化、透明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保障方面繼續下大力氣;形成一體化、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服務意識,針對不同產業提供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服務,提高政府服務企業的效率和能力。
張建平表示,自貿試驗區是當前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平臺,對于高附加值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新一輪集聚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所以,陜西、四川、重慶以及云南的自貿試驗區也將會成為吸收利用外資非常有利的平臺。
“西部邊境省份在利用外資過程中絕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桑百川強調,西部地區吸收外資應契合當地的經濟狀況和經濟結構。在推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要發揮地區的資源優勢,創造良好的制度條件,保障外商投資獲得穩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