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國民)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在京聯合舉辦《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會暨“兩碳”目標與能源結構轉型研討會。會上發布的《藍皮書》認為,未來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不斷提高。
據了解,世界一次能源發展經歷了從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發展的歷程。隨著“碳達峰”目標的提出,中國也將面臨從以石油、煤炭為主的一次能源向天然氣、非化石能源過渡的發展過程。所以,全球及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一次能源發展歷程和格局,對中國未來的能源發展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
《藍皮書》介紹說,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開始于2014年,政府提出“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大方向。2016年至2018年是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提升階段,其間中國政府出臺了多項規范,包括信息公開、管道運輸價格監審、管道運費的定價機制等。2019年至2020年是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深化階段,政府出臺了《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成立了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明確了剩余能力測算規定等,為“十四五”時期的市場化改革落地做足了準備,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十四五”時期,將是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落地實踐期。“十四五”時期,隨著國家管網公司的試運行,預計中國政府還將出臺具體有效的監管規則和操作規范,推進油氣管網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因此,在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下,中國天然氣市場將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受“碳中和”和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雙重利好因素影響,清燃智庫預測,天然氣將贏得巨大的發展機遇,其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將持續提高。長遠來看,天然氣與非化石能源互補共存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