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員監管驗放中歐班列出境集裝箱 陳星華/攝
近日,在青島海關所屬膠州海關辦理完通關手續后,滿載著機械配件、日用電器、紡織服裝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駛出,班列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行駛,最終到達境外目的地。
本趟班列共50車,裝載100個標準集裝箱貨物,貨重1200噸。山東膠運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汪靜介紹說:“我們的貨物大約用時6天就可以抵達目的地,相較于海運能節省2/3的時間。”
面對進出境地口岸貨運量大的情況,膠州海關開辟專用通道,實施預約通關保障,鼓勵企業在屬地完成清關手續,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能力。膠州海關支持中歐班列(齊魯號)拓展業務范圍,今年以來開行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專列、全國首班冷鮮蔬菜專列、山東省內首班跨境電商貨物專列等特色班列,完成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和開通鐵路快速通關模式。
據了解,從部分海外國家和地區入境的集裝箱,經過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轉運,是一條最便捷的物流通道,也正與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不謀而合。如今,在海關的監管服務下,這條通道已經形成了一條貫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通關高速路。
2014年底,海關總署開始在全國部署發展關鍵物流樞紐節點,推動建設不同運輸方式貨物可以自由進行換裝、倉儲、中轉、集拼、配送等作業的綜合性監管場所,這里獲批成為全國首家沿海多式聯運中心。2015年5月,首列中亞班列從這里始發。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尤其是2018年6月我國宣布在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歐班列進出境業務快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海關批復設立監管作業場所以來截至2020年底,多式聯運中心年集疏箱量連續突破20萬、30萬、40萬、50萬、60萬、70萬標箱整數關口,呈現臺階式增長態勢。
據膠州海關統計,今年以來,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共開行中歐班列455列,同比增長42.6%,國際班列集裝箱到發3.7萬標箱,同比增長72.2%。(陳星華、周世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