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寧波港、上港集團等相繼宣布提高裝卸費用。業內觀察指出,此次港口裝卸費提價背后,一方面港口裝卸作業費本身長期處于較低價位,另一方面,在全球疫情揮之不去的情況下,港口作為國門防疫的重要關口,投入的成本以及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港口收費長期以來偏低,且防疫成本增高是促使這次港口企業集體‘調價’的直接原因。”此次國內部分港口的提價,也揭開了長期以來困擾國內港口發展的尷尬現實,中國港口的效率全球最高,而集裝箱裝卸費用卻是世界最低。我國港口收費長期以來處于世界較低水平,沿海主要港口集裝箱裝卸費多年維持在470—510元/TEU,遠低于歐美和周邊國家或地區,但集裝箱效率卻是全球最高。以廣州南沙港與洛杉磯港對比,就泊位操作效率而言,南沙港的泊位操作效率是每小時106自然箱,而洛杉磯只有76自然箱,南沙效率比洛杉磯高出39%。在疫情特殊時期,港口高效率的保證背后是高成本的防疫開支,調查發現,國內港口企業在落實防疫要求方面,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如廣州港目前因疫情增加的成本是每個月至少過千萬元。另外,自去年初全球疫情發生以來,海運價格持續暴漲,船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并外溢到貨代、租船、租箱、造箱、保險等相關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輪港口提價,也意味著航運業這一波周期性紅利也正在向國內港口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