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對中國以外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已突然停止,原因是擔心許多經濟體明年將無法從疫情中復蘇,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和美國加息預期惡化了這些經濟體的前景。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11月底,新興市場(除中國外)資產的非居民資本流入轉為負值,是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引發市場動蕩以來的首次。國際金融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羅賓?布魯克斯表示:“我們看到,投資者參與新興市場的意愿已經枯竭。”“這不僅僅是土耳其這樣的個案。”他補充說,“土耳其的情況反映了整個新興市場的一個更為廣泛的問題,那就是缺乏增長。”土耳其央行在通脹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堅持降息,導致該國貨幣在最近幾周內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協會將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數據區分開來,因為流入中國的資金規模如此之大,以至于掩蓋了這些數據可能明顯反映的其他趨勢。根據標準普爾的研究,最近幾周出現的Omicron變種將對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國家產生更大影響,而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的疫苗接種率都低于70%至80%的群體免疫水平。許多新興經濟體,特別是巴西、南非、印度等大型中等收入國家,還從國際和國內市場大量舉債,為應對疫情提供資金。法國巴黎銀行新興市場經濟學家路易斯?佩肖托表示,在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對債務上升的財政影響的擔憂“被擱置了,就好像債務比率上升10個百分點沒有任何影響”。但他表示,疲弱的增長前景意味著,這種擔憂已經回來了。他說:“無論你的資金來自國內還是國外市場,這都不重要,因為我們看到所有地方都在加息。”因此,佩肖托警告說,包括智利、墨西哥、波蘭和印度在內的10個主要新興市場面臨信用評級被下調的風險。為了應對不斷上漲的通脹,美聯儲主席杰伊?鮑威爾最近轉向了更為鷹派的立場,這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鮑威爾對美聯儲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撤出巨額資產購買計劃持開放態度,這加大了美國明年提早加息的可能性,并加劇了高風險資產的拋售。美元走強可能會破壞土耳其等國以及巴西、南非和印度等國經濟的穩定。土耳其大量借入美元債務,而巴西、南非和印度傾向于借入本幣債務,但很大程度上依賴外國資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