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12月16日電(記者陳斌杰 陳俊俠)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梁國勇日前在日內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積極推動對外開放,嚴格履行入世承諾,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少數人對中國的誤讀將損害多邊貿易體系。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日前刊登題為《誤讀中國的世貿記錄有損全球貿易》的文章說,中國在世貿體系里的表現強于美國。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世貿組織爭端案件中針對美國的投訴是中國的兩倍多。而且,中國遵守裁決,美國卻多次無視針對它的裁決。
梁國勇認同文中主要觀點。他說,這篇文章用事實說話,駁斥了所謂“中國不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的不實論調,并指出這方面的誤讀將損害多邊貿易體系。
梁國勇認為,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嚴格履行入世承諾,在某些領域甚至可以說“超額完成任務”。
他說,中國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7.4%,實際上已經明顯低于入世承諾的水平。中國全部取消了進口配額、進口許可證和特定招標等非關稅措施,全面放開外貿經營權,以入世為契機對外貿體制進行了根本性變革。
梁國勇表示,為了履行入世承諾、接軌多邊規則,中國大規模開展法律法規清理修訂工作,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規19萬多件。“這既體現了中國對多邊貿易體系的貢獻,也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發展。”
他說,這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國發展模式的“對外兼容性”,促成了中國和外部經濟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
近年來,逆全球化趨勢加劇,保護主義肆虐,多邊體系面臨困境。作為世貿組織三大功能之一的爭端解決機制于2019年12月停擺。
梁國勇說,上訴機構癱瘓后,中國、歐盟等世貿組織重要成員建立了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展望未來,有關各方如何在上訴機構改革方面達成共識,作出安排,值得期待。
他認為,雖然世貿組織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受到挑戰,但其在全球貿易體制中的核心地位是無法被取代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一直積極推動對外開放,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這對促進自身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
梁國勇對世貿組織恢復活力、多邊貿易體制走上正軌抱有信心。他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推遲召開的世貿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有望取得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