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更趨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各種風險挑戰,中國金融行業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全力穩外貿穩外資。
據悉,中國進出口銀行于近日出臺多項舉措,從擴大外貿信貸投放、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更好服務重點外資企業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助力外貿外資保穩提質。
4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其中,在優化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方面提出6條舉措。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于4月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些舉措主要從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優化外匯業務辦理流程和服務等方面加碼對外貿外資領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其中,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主要從擴大貿易便利化政策惠及面、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和便利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三個方面著力。將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廣至全國;在單證審核、特殊退匯、對外付匯信息核驗等方面給予銀行和企業更多自主權;支持符合條件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和銀行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相關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等,上述舉措都將促使便利化政策的受惠范圍得以進一步拓寬。
為便利企業開展跨境融資,《通知》明確將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的企業范圍在原有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上,拓展至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可在額度范圍內自主借用外債;支持非金融企業多筆外債共用一個賬戶,降低企業賬戶開立及相關辦理成本;支持企業以線上方式申請外債登記,試點地區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可按規定直接到銀行辦理外債等資本項目外匯登記業務;允許具有出口背景的國內外匯貸款結匯使用。
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則重在發揮出口信保的增信保障作用,引導保險機構做好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保險的理賠效率。同時,深化政保銀企四方合作,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提供更豐富的跨境貿易背景信息、出口信用保險信息及更便捷的核驗服務,精準服務外貿企業,擴大保單融資規模,讓大家想做也敢做、想貸也敢貸。
增便利的同時,還要加大降本減負的力度。據王春英介紹,優化外匯業務辦理流程和服務,一方面,要完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金融機構要及時響應外貿企業的匯率避險需求,支持企業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優化外匯衍生品業務管理和服務,提升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強化政銀企合作,探索完善匯率避險成本分攤機制,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針對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產品交易相關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由去年的減半收取調整為全面免收。另一方面,優化跨境業務辦理流程,銀行可通過審核電子單證等在線化、無紙化方式,提供跨境結算服務。
《通知》還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證券市場。推動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統一準入標準,簡化入市流程,完善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資金管理。境外機構境內發債(熊貓債)發行主體的境內關聯企業可按實需原則借用相關熊貓債資金。其中,關聯企業不限于母子公司之間,且可按實需借用資金,不限定額度。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可直接在銀行辦理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登記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