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作為穩外貿主體的中小外貿企業如何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近期,上海奪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XTransfer)商業智能中心聯合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對多家位于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的中小微外貿企業進行調研,探求特殊時期迎難而上的案例與經驗。
影響可控 共盼轉機
無錫某企業于2015年涉足金屬和不銹鋼材料出口業務,客戶遍布全球,尤以中東地區最為重要。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三四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貨運方面。為此,即便貨物出口從上海港改為寧波港,但因港口相對擁堵,集裝箱停留時間延長,貨物交付時間推后,費用也水漲船高。“好在我們生產保持穩定,訂單沒有減少。”該負責人對今年的整體業務情況仍保持樂觀,認為從長遠來看,國內的疫情很快能得到控制,企業爭取交上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上半年,無錫某對美家具產品出口企業在供需兩端都遇到了挑戰,訂單量同比下降60%,“老客戶相對穩定,我們也在通過各種途徑開發新客戶,希望業務在下半年能有所起色。”該企業負責人說。
主要市場為韓國、美國和新加坡等國的上海某半導體設備耗材出口企業的業務并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太大影響。該企業負責人說:“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導致發貨不便和生產滯緩,一些著急要貨的客戶存在顧慮。但我們的采購供應鏈較為靈活,產品大多通過空運發出,異地發貨可以支持業務正常運轉。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發展較好,我們出口的產品原材料只有中國有,客戶忠誠度較高。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的整體營收一直在增長。”
練好內功 降本增效
對寧波某汽車配件出口企業而言,今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企業三四月的訂單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同時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利潤率下降。面對這樣的局面,該企業一方面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尋找新的核心價值,穩定銷售價格;另一方面提高生產的自動化率,降低成本。“現在整條生產線上只有10位工人,其他全部依靠自動化技術完成。”該負責人說。
努力改變的還有深圳某電子元器件產品出口企業。“這個行業很多零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經加工后再出口,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進口零部件都出現了缺貨的情況,直接導致成本上升和交貨周期延長。這讓我們警醒,一個處于中間環節的純加工企業無可避免地會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只有不斷升級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該企業負責人說,近年來,企業不斷提升加工難度,對接高端客戶,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