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此前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中方愿與韓方一道,以兩國建交30周年為契機,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實施好《中韓經貿合作聯合規劃(2021-2025年)》,進一步深化貿易投資合作,積極拓展新領域合作,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推進RCEP機制建設,共同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兩國經濟融合度高
在長春東北角,成立不到兩年的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已初具規模。根據規劃,示范區將建設多個專業產業園區,加強中韓兩國在新能源汽車、醫藥、食品、5G等領域的產業鏈協同合作。比如在信息技術產業方面,該示范區擬加強與韓國企業以及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支持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產業合作;在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方面,將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制造、智能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和冰雪裝備等產業國際合作。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正是中韓經貿合作日益深化的縮影。
束玨婷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韓經貿關系快速發展,互為重要經貿伙伴。兩國雙邊貿易額突破3600億美元,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雙方有效對接發展戰略,順利實施中韓自貿協定,穩步推進共建中韓產業園合作,持續深化第三方市場合作,已形成深度融合、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韓兩國守望相助,樹立了國際抗疫合作典范。中韓率先開通了重要商務等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在疫情動搖全球供應鏈穩定的背景下,兩國通過為雙方企業家提供出入境便利等方式,使經濟合作和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RCEP打開更廣闊空間
RCEP今年年初正式生效實施,這為中國與韓國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貨物貿易領域看,中韓之間已有雙邊自貿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兩國貿易自由化水平,兩國企業可以比對選擇最優的商品稅率開展貿易,為擴大雙方貿易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如此,中韓還在RCEP框架下新增了相互間市場開放承諾,使相關商品出口獲得了新的關稅減免,有利于兩國貿易規模的擴大。此外,很多RCEP貿易便利化規則也有利于促進中韓雙邊貿易,如易腐貨物的快速通關使得兩國農產品貿易會更加便利。
從投資領域看,中韓兩國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目前,韓國對越南等東盟國家的投資較多,而東盟國家也是中國長期以來的投資目的地。隨著RCEP生效實施,整個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雙方企業在東盟國家開展合作,包括開展第三方合作都會更加便利。
中韓貿易投資往來密切,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也有著較深的合作關系。袁波表示,區域累積原產地規則的引入為兩國企業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創造了更好條件,比如企業依托雙方的原材料合作生產產品,然后出口到RCEP成員國市場,這樣也能夠享受到RCEP的優惠稅率。再如原產地自主聲明制度,中韓汽車產業合作密切,而汽車產業對供應鏈的時間要求比較嚴格,原產地自主聲明制度能幫助企業節約時間成本。
袁波還說,中韓在數字經濟等服務貿易領域以及綠色低碳等產業發展方面的互補性明顯。RCEP生效實施,各方對服務和投資領域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放,同時在數字經濟領域也建立起統一規則,未來中韓進一步拓展新興領域的合作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總體而言,RCEP生效實施為中韓兩國進一步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拓展新的合作領域提供了非常好的制度性合作平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