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XTransfer聯合商業貿促會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小微企業出口貿易(B2B)指數報告》。該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收款量同比增長15.3%,高于海關總署發布的全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4.2%的增幅。“在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下,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不僅收獲了一季度的平穩開局,還在二季度后半程迅速扭轉了因疫情造成的指數下滑趨勢,為全年外貿保穩提質打下了堅實基礎。”該報告稱。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小微企業出口貿易(B2B)指數報告》包括《2022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先行指數》《2022年上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RCEP區域活躍指數》以及《2022年上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競爭力指數》。通過援引1月至6月及往年同期具有代表性的同批客戶樣本數據,并結合XTransfer平臺中小微外貿企業全年收款表現及中國海關出口數據,反映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在2022年上半年的出口表現。
此外,為回應社會各界對上半年外貿出口受疫情影響的關切,本次發布的報告還增加了上半年深圳、上海兩地的外貿出口先行指數及分析。
穩外貿傳出積極信號
根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先行指數》,上半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多點頻發,先行指數總體走勢和去年保持一致,且相較于2021年上半年顯著上升。4月份以來,受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該指數一度承壓下行,但在6月份顯著回升,傳遞出積極信號。
XTransfer商業智能中心認為,一方面這是由于國內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供應鏈恢復,生產和訂單持續回升,而積壓性需求的釋放,一定程度強化了反彈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和國家密集出臺的穩經濟、穩外貿政策密不可分。
今年年中,浙江省寧波市組織商務包機飛往歐洲,支持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政府為企業組織包機的舉措,讓海外買家看到了中國外貿人的決心和力量。除了幫助企業出海拿訂單,各地政府也陸續出臺紓困幫扶政策,給外貿企業 “減負”“增氧”,為促進中國外貿穩中提質保駕護航。
此外,“中小微外貿企業由于其管理機制更為靈活,能夠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因此在面臨外部壓力和挑戰時,彈性更足、適應能力更強,可及時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該報告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環境仍然嚴峻復雜,外貿發展還將面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中國外貿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疫情反復沖擊下,全球需求缺口仍然存在,中國依托完備的制造業體系能夠繼續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該報告顯示,從出口目的地來看,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額前三大目的地區域依次為北美、歐盟和東盟;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額增長率較高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南非、菲律賓等。我國對北美和東盟出口的持續高景氣,成為拉動出口穩步向好的重要動力。
從出口產品類別來看,對于主要出口國家,交通設備和皮革及其制品的出口額增長最多,均同比增長38.2%;醫療精密儀器同比增長23.2%;金屬及其制品同比增長18.2%。
在B2B出口貿易中,收款數據往往先于海關數據和物流數據顯現趨勢。“目前,國內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在各項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的有力推動下,我們預計下半年中國外貿出口將進一步穩中提速、穩中提質。”該報告稱。
滬深兩地外貿增長后勁足
今年上半年,上海、深圳接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作為我國外貿重鎮,兩地外貿企業的經營情況始終牽動人心。根據本次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上海外貿出口先行指數》和《2022年上半年深圳外貿出口先行指數》,疫情影響過后,兩地外貿發展如今正在呈現喜人態勢。
XTransfer商業智能中心表示,雖然4月份上海先行指數一度出現下探,但隨著全市復工復產加速推進,產業鏈供應鏈趨于修復,社會運轉逐步回歸常態,積壓需求釋放,上海先行指數持續企穩回升。2022年上半年,上海中小微外貿企業收款量同比增長8.8%。下半年,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措施落地,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修復,復工復產加快節奏推進,上海外貿將迎來新的蓬勃生機,有望實現全年出口穩定增長。
與此相比,深圳雖然受到疫情短期影響,但并未對外貿出口造成明顯沖擊。3月至6月期間,深圳先行指數穩中有升,且顯著高于去年同期。2022年上半年深圳中小微外貿企業收款量同比增長17.6%,增速略高于全國整體的收款量水平。深圳作為最有活力的外貿城市之一,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優化了外貿結構,多種貿易新業態共生共榮。“下半年,深圳外貿出口將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動力。”該報告認為。
RCEP區域貿易增長潛力大
截至目前,RCEP落地生效已過半年。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近日透露,從產業層面來看,RCEP區域已經成為全球制造和生產中心,并且其地位還在不斷提高。
根據本次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RCEP區域活躍指數》,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對RCEP區域出口表現出較強韌性,在疫情沖擊及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的背景下仍呈穩中有升的態勢。根據這一指數,上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RCEP區域收款量同比增長11.4%,向RCEP區域國家出口的中小微外貿企業數同比增長了23.1%。
“RCEP落地生效半年來,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為外貿企業降低關稅成本、搶占國際市場提供了新機遇,更為中國外貿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活力。”該報告稱。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RCEP區域出口額前三大目的地國家依次為:韓國、日本和越南;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RCEP區域出口額增長率前三大目的地國家依次為: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從出口產品類別來看,對RCEP區域主要出口國家,交通設備及零配件出口同比增長達59.3%;皮革及其制品出口同比增長達39.7%;醫療精密儀器出口同比增長達29.4%。受益于較低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和較好的本地優惠政策,以代工為主的制造業正在向部分RCEP區域國家轉移,進一步推高了各類零配件和原材料的需求。
隨著RCEP合作深化、政策落地,區域內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激發外貿發展活力。XTransfer商業智能中心認為,下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對RCEP區域出口貿易將會釋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