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關于推廣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的公告》發布后,北京海關關稅處的咨詢電話鈴聲不斷,許多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對公告內容表現出濃厚興趣,紛紛致電了解詳細內容,詢問業務辦理流程。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即指企業集團內成員單位可憑其集團財務公司出具的稅款擔保保函向海關申請辦理擔保手續。自2017年起,北京海關便參與了海關總署多元化稅收擔保改革創新工作,試點實施了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這一創新改革使得集團成員單位企業、尤其是生產型企業在辦理海關稅款擔保業務時,在擔保方式上有了更多選擇,融資和通關成本也可以進一步降低。
據北京海關關稅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海關推廣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在原有政策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了企業申請流程,擴大了擔保適用范圍。特別是2021年12月1日海關總署決定實施以企業為單元的稅款擔保改革之后,企業備案一份擔保就可以用于全國海關的多項稅款擔保業務,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可以為其成員單位出具全國通用的稅款擔保保函,進出口企業在海關稅款擔保方式的選擇上將更加自由,還可以與稅款總擔保政策疊加,真正實現了‘多保可選、一保多用,屬地備案、全國通用’,為進出口企業發展注入了‘活水’,進一步助企紓困降低成本。”
中國航空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是首批參與北京海關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試點的企業之一。談及體會,該公司總經理向麗難掩興奮之情:“與銀行保函相比,企業在自己集團財務公司開立保函更便捷——從提交申請到保函開出最快僅需1天,集團成員單位進出口的通關速度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的費率普遍更低,可以進一步幫企業節約資金成本。”自2017年參與試點以來,該企業已為成員單位辦理海關稅款擔保155份,擔保總金額4.08億元。
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創新政策的受益者。其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天然氣等大宗能源類貨物,最終成交價格往往是在貨物進口一段時間后才能確定,因此需要經常辦理進口貨物擔保通關手續。
“使用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后,我們原本為了辦理銀行保函而占用的授信額度被釋放出來,大幅降低了相關運營成本,使企業的財務安排更加靈活。特別是海關實施‘屬地備案、全國通用’的稅款擔保改革后,手續更加簡化。原來我們需要在17個口岸海關為每一船進口貨物分別辦理擔保備案,現在只需要在北京一地備案就可以用于全國的通關業務,并且在總額度之內可以多次循環使用,達到了‘省環節、降費用、節時間、少跑腿’的效果。”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關務負責人員告訴記者:海關“一保多用”改革以來,公司在北京海關共備案了5份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擔保總金額40.5億元,保函費用支出大幅減少。
據統計,自實施海關稅款擔保“一保多用”改革以來,僅北京海關已為7家進出口企業備案17份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擔保金額共計超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