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穩外貿政策措施正密集落地。9月27日,商務部發布《支持外貿穩定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從保生產保履約等六個方面對加力穩定外貿作出工作安排。其中,“保生產保履約”被放在了六方面政策措施的首位。同日,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六單位印發《海運 航空 鐵路口岸外貿進口貨物標準作業程序參考》的通知。文件有利于提升進口貨物流轉效率,減輕企業負擔。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若干政策措施》主要著力于增強外貿企業履約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和強化保障能力。外需增長放緩,這是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相信有了這些政策措施支持,加上我國外貿本身有比較好的基礎,下半年外貿有信心能夠實現正增長。“企業拿到訂單以后,要確保訂單能夠生產、能夠交付,生產的產品能夠運輸出去,這非常重要。”王受文說,新一輪穩外貿政策措施有一條明確提出,各個地方要強化外貿企業防疫、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保障,要保證這些重點外貿企業防疫方面不出問題,在用電、用工、物流方面都有保障,必要時要全力予以支持,確保外貿訂單及時履約交付。王受文指出,實踐過程中,各地積累了不少經驗做法。比如,近期四川就采用了“防疫泡泡”模式,做到了生產不受疫情影響。在增強外貿履約能力、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研究優化出口信用保險中長期險承保條件,把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加快用到位,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境外自辦展會,對外貿企業人員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出國出境參展、商洽業務的,要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擴大第132屆廣交會線上展參展企業范圍,延長廣交會線上展示時間。《若干政策措施》還明確,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商穩外貿的作用。出臺進一步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年內啟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二期,進一步帶動社會資本,并統籌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現有資金渠道,共同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出口信用保險對海外倉建設和運營的支持力度。優化海關備案流程,加強中歐班列運輸組織,支持海外倉出口貨物運輸。加快出臺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的稅收政策。同日,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六單位印發《海運 航空 鐵路口岸外貿進口貨物標準作業程序參考》的通知,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海運、航空、鐵路口岸等環節進口貨物流轉效率,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作業、費用和貨物積壓,減輕企業負擔,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介紹,這個標準作業程序已印發各地。編制標準作業程序,是外貿領域的重要探索。標準作業程序一共涉及6類主體,包括貨主、貨代、海關、碼頭、機場、車站。希望通過這樣一份標準作業流程介紹實踐做法,促進口岸比學趕超,進一步提高我國進口貨物的流轉效率,減輕企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