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滿載貨物的集裝箱登上班輪,威海迪尚凱尼時裝有限公司經理黃永慧舒了一口氣,“總算趕上了,這批貨物可以按時到達了。”
原來,國外客戶在為臨近元旦的節假日備貨,這批貨物正是客戶臨時增訂的。面臨著客戶要求急、訂單時間短的情況,公司在全力以赴完成訂單的同時,通關時效情況也成了能否保障企業按期交付貨物的關鍵一環。
威海迪尚凱尼時裝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了近三十年的服裝出口企業,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威海海關指導企業工作人員整理報關資料,在貨物運抵場站前采用“提前申報”模式先行報關,并提前對歸類、價格等單據進行審核。同時,協調好監管場所卡口和物流公司,保障貨物運抵場站發送運抵報告后即時放行,高效保障貨物申報當天可以通關,不耽誤訂單交付。
威海匯聚著現代紡織企業130余家,對促進威海外貿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威海海關深入企業開展實地調研,詳細了解生產經營和出口貿易情況,制定并推出了服務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12項舉措,將出口通關時間壓縮至1.15小時,把威海口岸的地理優勢轉化為通關優勢,助力出口貨物實現“空運的速度、海運的價格”。
今年1月1日起,《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為紡織服裝產業帶來了關稅減讓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的紡織服裝產品絕大部分將在過渡期后實現零關稅,協定的實施也為服裝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12月6日,威海紡織集團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自助打印,又辦理了一份出口日本貨物的RCEP原產地證書,并在該訂單中享受到了5千多元的稅款優惠,這已是RCEP協定生效后企業第96次享惠該項政策紅利。
公司經理曲福松介紹,作為一名“老外貿”,在海關惠企政策的幫助下,明顯感覺到原產地證書辦理更便捷,公司充分享受到了RCEP的政策紅利。
尤其是智能審核和自助打印功能上線后,公司可以在家自助打印原產地證書,實現了零跑腿、零等待,足不出戶即可申領出口貨物原產地證明。“公司今年出口訂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預計可以享受自貿協定關稅減讓紅利七百多萬元。”曲福松說。
“為幫助轄區企業更好地搶抓RCEP發展機遇,我們提前對RCEP開展專項政策分析,梳理主要商品享惠清單。”威海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宋西林介紹,海關安排專人主動聯系出口企業,精準指導企業用好關稅減讓政策和原產地規則,最大化享受關稅減讓紅利。
關稅減讓政策優惠疊加口岸區位優勢,威海服裝行業的出口勢頭持續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威海已出口服裝貨值102億元,展現出紡織服裝行業強大的市場活力和潛力。
威海海關將進一步主動作為,用足用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各項措施,在壓縮通關時間、降低企業成本方面持續發力,助企紓困解難、支持企業最大限度享惠政策利好,促進轄區服裝行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