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貨的一些原因:低申報、商業目的進口、違禁品、品名和實際貨物不符合等等。
海關扣貨
扣貨的一些原因:低申報、商業目的進口、違禁品、品名和實際貨物不符合等等。
隨著外貿出口越來越多,中國越來越多的產品涌入全球,從貨代一塊的貨物劃分,普貨、敏感貨,還有一種貨物就是位于這二者中間的,比如:手機,平板……
普貨的出口,簡單的劃分下,不帶電池,電池內置(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拆卸的為內置),等。
敏感貨:電池(鋰電池,蓄電池……),液體,粉末,仿牌等。
四大快遞有一定的清關能力,會把貨物統一清關,除特定國家外,一般都會無壓力的放行,但是敏感貨的出口則比較麻煩點。
曾經有一位朋友因為貨值400USD發到馬來西亞的樣品,被海關查扣,原因是國外客戶沒有進出口權,被查了。其實這個是有幾率的,很多沒有進出口權的外貿公司的貨物都經常發出去的,這樣的被查了也只能暗嘆運氣背了,這個國外的朋友問了當地的清關公司,因為貨值太小達不到要求,而且最低限額的都很昂貴,但是現在去辦理進出口證書,一時半會辦理不下來。
找當地的清關公司去把貨物清出來,而且應該花費不了多少錢。當然樣品就麻煩了,估計沒幾個客戶愿意花這樣的錢去清關就為了一個小樣品,大貨還有可能,而且東南亞這一帶的商人外貿人可能很清楚他們的性格,大多數是華裔,腦子精明,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估計不愿意做,但是這樣就為難了外貿公司,樣品棄貨也沒什么,但是擔心會影響合作的信譽;不棄貨的話,兩種辦法,當地銷毀,也會收取銷毀費,退回來?相當于進口,你們會這么做嗎?不但退貨款給客戶,還要進口回來再次自己掏錢,沒幾個笨蛋會去做到吧。
所以一旦海關扣貨,不要著急,首先你要想到的是你的合作伙伴:貨代,這個時候它的作用很大,會給你很多的幫助,有些大貨代企業在國外有認識的關系網可以幫你清關,所以放低你的態度,不要把出貨被扣一下子全部扣在了貨代的頭上,通過貨代、客戶、你三種關系協調進行,盡最大努力去減少損失,降到最低。
還有一種就是實在沒有辦法的這種,無力回天的,除非這批貨物很大,對你們很重要,被扣了也要退回來,那么退吧。昂貴的進口費如果你個人承擔,恐怕你幾個月也白做了,所以不是很重要的貨物,棄貨或者當地銷毀,當地銷毀會收取一個銷毀費,比起進口費便宜很多。
延伸:
目前海關最嚴的幾個國家:俄羅斯、巴西、德國、美國、烏克蘭一帶。這幾個國家,德國作為歐盟在歐洲的樞紐中心,嚴格是必須的;美國,南美的大部分貨物都會經過美國轉運。
除了這些地區扣貨很常見,其他地區還是很少見的,剛入行聽一位前輩說,大部分海關扣貨后你棄貨了,這些貨物就是他們分贓了,想想也是醉了。所以在出貨前,切記做到各種考慮,從細節入手,貨物的包裝,到發票到認證等,如果這些完全具備,被查扣只能說你運氣不佳吧。
出口發票的申報價值
目前申報的填寫中,我經常碰到的問題是:工廠和公司不在一起,發票由工廠發貨那邊弄的;或者外貿新人不知道該怎么填寫。
所以外貿人出口前記得檢查你的發票的申報價值。一般老鳥都知道,申報價值的填寫,比如100USD的貨物,寫60-70USD差不多,有助于貨物的清關,千外別寫個100USD或20-30USD,或許寫低點你們出發點是為了給客戶減少點關稅,但是有時候因為你的好心就損失了一切,寧可平淡而交不要盲目攀關系。
有些外貿人做好了發票會給客戶看一下,客戶滿意就OK,但是也要記得小小提示下客戶這個申報寫多少是最佳,不要客戶為了省錢要少寫你就寫,哪怕現在客戶和你發脾氣必須寫那么低,你也要冒死去提醒下,除非客戶說出事算我的,那就發吧。
在上面也說到了,低申報和超申報都會引起海關的扣查,說簡單點,海關一查貨你這貨物這么昂貴的,你發票上寫那么點,你當我是二百五嗎?二話不說,扣了,充公,誰叫你藐視人家海關呢,是吧。
還有個小提示,發票的填寫,要清晰明了,不要一張紙到處都是各種信息不全,一團糟,就像寫作文,總得賺個卷面整潔的分數吧,我每天收到不同的發票很多,很亂的我都會給客戶發個樣板,友情提示下整潔點。
延伸:
重視你的申報價格,會有助于你的清關,這些事情需要你們自己去注意,有些下貨代會看下你的發票不對之處和你提示,有些貨代直接打印或者趕時間出貨直接發走,到時候你們又要到處宣揚遇到無良貨代了。
假如你真的不是很懂,問下公司的老前輩,問下身邊的朋友。虛心請教是一種美德。不要覺得沒面子,到了出事你這所謂的沒面子一文不值,你的面子能換回來貨物的損失嗎?所以,重視下申報。
發票品名和實際貨物(除電池出口的需要更改品名)
在第一條也說到了,海關查貨的原因有時候因為品名和實際貨物不符合,之前遇到一個客戶,一票貨物發到德國,出貨的時候我再三和他確認了品名和貨物對不上,他說沒事,我之前一直都這么出的,從來沒被扣過。
好吧,我按照你的要求來,發到UPS,下午傳回消息,不符合,必須重新提供品名,客戶開罵了,你們公司行不行,什么破公司,更難聽的我就直接省略了(貨代真特么的不容易),苦口婆心的說了半天提供了新品名,搞定了。貨物在4天后很順利的到了德國。
在這里和大家說下,經常遇到客戶說我以前怎么怎么樣,現在為什么這么這么樣,沒聽過好漢還不提當年勇么,不要把你以前出貨的規則用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否則損失的是你自己的,可能有時候你們出貨到別的國家確實是一直沒出過問題,品名不符也是沒事的,但是防患于未然,誰也不能預料下一次你就可以這么順利,做好預防工作是最基本的,也希望你們真的在發票上仔細檢查下,有時候一時的疏忽引起的損失未必是你能承擔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