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計劃》)。根據《計劃》,到202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培育一批有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商貿物流企業,商貿物流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高,商貿物流網絡更加健全,區域物流一體化加快推進,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商貿服務業和國際貿易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
據了解,針對我國商貿物流領域的短板和不足,《計劃》提出優化商貿物流網絡布局、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等12項重點任務。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計劃》的出臺將助力加快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助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劉向東認為,《計劃》旨在提升商貿物流的現代化水平,推動降本增效,在適應消費升級需要和擴大消費方面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建設國際物流網絡,有效促進健全供需適配的市場機制,釋放有效需求潛力。通過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能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沖擊,提高供需對接的組織效率,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通過加快推廣商貿物流應用技術標準,能有效助力建設高標準統一大市場,增強國內供給對升級類消費需求的適配性,能增強廣大中低收入群體的購買力。通過培育有競爭力和影響力市場主體,能夠提升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近年來,我國企業在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方面持續發力。以菜鳥網絡為例,目前,該公司的全球物流網絡已經服務了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為大品牌和中小賣家提供不同的跨境物流方案。
菜鳥網絡公眾溝通與市場部總監陳良軍告訴記者,目前菜鳥網絡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物流樞紐,其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杭州和香港、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比利時的列日、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地。同時,菜鳥網絡還與合作伙伴共同運營海運、陸運和空運線路,在海外重點市場建立有區域服務能力的本地化物流網絡,包括海外倉庫、海外卡車班列、海外自提柜等。截至2020年,菜鳥運營的跨境運輸專線超過1800條,跨境倉庫超過230個,月均使用航空貨機超過200架次。2021年3月,菜鳥日均處理的跨境包裹超過500萬個。
此外,菜鳥網絡也在不斷優化國內末端配送網點,健全農村商貿服務和物流配送,努力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支持商貿物流綠色化和再生資源回收等專業化發展。
據悉,2020年,菜鳥網絡的物流技術開始服務海外客戶,幫助東南亞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進行系統改造和對接。
對于《計劃》的發布,陳良軍表示,商貿物流屬產業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中提到的“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鼓勵“城鄉配送、綜合物流、國際貨運代理、供應鏈服務”等領域發展,與菜鳥近年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在社區服務、全球物流、智慧供應鏈等領域努力建立和開拓新賽道的理念與做法相當契合。
在陳良軍看來,專業化的物流服務能力仍是物流業發展的瓶頸,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物流和商流、信息流不協調導致的,商貿物流一體化能有效改善這種狀況。“《計劃》的發布對物流行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比如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提升供應鏈物流管理水平等等,這些也恰恰是當前物流行業必須抓住的新機遇。”
“接下來,菜鳥將進一步通過對物流要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創新,為全球客戶(包括消費者、商家、物流合作伙伴等)提供便捷、多樣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優質的物流服務體驗,并從消費供應鏈向產業供應鏈延伸,全方位服務商貿物流的高質量發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流通產業競爭力。這也將有助于擴大就業、改善民生,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陳良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