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市的烏蘇里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一家起步較早的境外園區,早在2006年就由康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開始建設。該園區規劃占地面積22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二期建設。截至目前,共開發54萬平方米,其中包括標準廠房12萬平方米,海外倉3萬多平方米,儲木場4萬平方米等;此外,園區還配套有木材烘干窯、木材大型蒸煮池、熱電站、變電站機組和鐵路專用線等基礎設施。
該園區享受的相關優惠政策較多。例如,3年內在俄遠東地區投資額達5000萬盧布,或5年內達5億盧布的企業,可享受利潤稅優惠和礦產資源開采稅優惠,投資額自2013年1月1日算起,優惠政策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止。投資者自首次獲得利潤之日起,聯邦財政利潤稅(稅率2%)前10年免繳;地方財政利潤稅前5年稅率為0%至10%,后5年不低于10%(正常情況下利潤稅稅率為18%)。前2年免繳礦產開采稅,后8年優惠幅度每兩年減少20%;到2022年底前,對俄遠東地區錫礦開采企業免征礦產開采稅。
總體而言,該園區還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第一,可帶動中國競爭優勢較強的企業成規模地“走出去”,在俄羅斯進行集群式跨國投資,建立境外加工基地,推進中俄合作區全面升級。該園區的經營模式主要以物流配送、生產加工制造為主,經營木業加工制作、輕工、機電、建材、鞋類、家具、包裝等行業產品,將國內浙江省、上海市、山東省、黑龍江省等省市產品出口至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形成完整產業鏈條。特別是在國際市場變幻無常的情況下,該境外園區的存在有助于提高企業應變能力。
第二,賦能中俄地方合作。對俄方而言,可調整當地產業結構,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并為當地創造大量的稅收和就業崗位;對我國而言,實現境外園區與東北邊境口岸已建的國家級互市貿易區、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配套聯動,將毗鄰的國內邊境地區建成境外合作區的后勤保障和配套加工后方基地。通過境內外配套聯動,發揮中俄兩國支持政策的疊加和溢出效應,使境外園區成為帶動中俄地方間合作、東北振興與俄遠東開發乃至兩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火車頭”。
第三,拉動中俄口岸地區經濟發展。該園區可以實現境內外貿易、投資、加工便利化,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向兩國口岸地區匯集,改變口岸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和牽動能力弱的現狀,增進邊境地區人民福祉,實現兩國興邊富民、睦鄰友好、邊疆穩定。
為了方便企業更好入駐,園區還提供物流倉儲、文體生活、工商注冊、申報自由港企業等一站式服務。截至2021年12月底,園區共有包括興特制鞋廠、上海振佳進出口有限公司(自由港企業)、吉遠木業有限公司(自由港企業)等入駐企業14家。
在該園區發展過程中,融資難題、國際化人才匱乏和疫情影響疊加在一起。園區一方面建議建立健全政府合作機制,完善合作區服務體系,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科學合理規劃布局,促進園區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從抗疫和未來戰略發展角度多做前瞻性準備。
由于烏蘇里斯克市具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地處東北亞“一帶一路”的中心節點,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設立海外倉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還能有效提升運輸、報關、清關等各方面的運營效率。加之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和海參崴“自由港”優惠政策的出臺,使這一優勢進一步放大。為此,園區制定了三年的發展規劃,并以木材加工業為主要投資方向,將擴建海外倉、建設站臺等設施,延長鐵路專用線,以實現和中歐班列的對接,將園區打造成遠東地區最大的木材深加工和集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