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興技術為物流行業帶來的潛在變革及其發展速度,對于提前為未來工作模式做好準備至關重要。放眼未來,雖然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速,但物流行業要實現整體轉型仍需數十年的時間,而且這對于不斷完善供應鏈以滿足新興客戶需求非常重要。這其中,人才管理將發揮關鍵推動作用,通過整體規劃在職場實現技術、健康安全、可持續性和多樣性等多方面需求。
全球物流服務企業DHL發布的趨勢報告《物流行業未來工作模式》描繪了未來由技術增強和自動化所帶來的行業工作前景。DHL所預見的未來工作前景主要涉及六個供應鏈細分領域,即倉儲運營、長途運輸、最后一公里交付、后臺運營、客戶服務和供應鏈規劃。
DHL客戶解決方案與創新部門歐洲創新與趨勢研究副總裁克勞斯·多爾曼指出,“我們深知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會一蹴而就,但我們目前處于關鍵轉折點。實現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以人為主導,并加速技術變革。因此,要從現在就開始為今后行業實現技術增強和自動化著手準備,并激勵員工在塑造未來工作模式的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利用增強技術等智能方式,倉庫管理員和快遞員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還可以減少體力與腦力勞動量。另外,隨著遠程辦公的普及和應用,辦公空間需求也將減少,將更多空間讓位于倉儲等物流功能。
通過自動化技術,機器與協作機器人可全天候高效執行操作任務并實現近乎“零失誤”,在全面數字化的物流行業中持續維護、優化和拓展業務運營。與此同時,人工勞動力則將流向從事維護和優化等保障供應鏈運行的工作。
將增強和自動化技術應用于供應鏈有其優勢,但也將帶來不同的挑戰。因此,DHL預計在未來10至20年內,這兩項技術均無法實現在供應鏈內的完整應用。
物流行業向未來工作模式轉型需要經過細致的規劃、積極的管理、開放的溝通、激勵和務實的領導力,以及其他新穎的方式。以上可歸納為三個核心要素,即新的領導力和角色、新的職業培訓和發展以及新的工作模式和環境。
“企業應以人為本,”DHL咨詢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亞娜·科赫表示,“員工是企業實現服務和商業價值的根本,因此,要讓所有員工都能參與到數字化變革中,并發揮積極的作用。”
企業管理層對員工積極參與未來工作模式變革的引導至關重要,可幫助企業順利渡過轉型期,并通過進階的技能培訓支持員工實現職業發展。物流行業也需要與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及其他行業溝通和合作,在轉型中實現人才的充分調動。
去年12月份DHL發布的報告亦曾提示,勞動力短缺、千禧一代對靈活辦公模式的需求以及疫情催化遠程辦公成為新常態,這三方面因素是勞動力數字化轉型的主要驅動力。物流行業未來工作模式面臨更多機遇和執行層面的思考。 (秦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