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日、韓疫情加劇,關于海外口罩漲價和出口商機的信息不斷刷屏,刺激著外貿企業的神經。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用品獲得了新一輪“出海”需求。為了取得口罩“出海”的資質,國內多家上市公司爭取美國FDA認證、歐盟CE認證。
口罩訂單不斷 中國未發出口禁令
“韓國口罩需求增長7650%。”“日本普通的一盒醫用口罩賣到1.3萬人民幣。”“意大利一只口罩的網購價格,從10歐分漲到10歐元(約合人民幣76.2元)”……近日,一條條海外瘋搶口罩的消息刷屏。
而在跨境電商平臺上,各類口罩成為有史以來的大爆款。有賣家親身經歷后表示,口罩不管什么款式,不管有沒有效果,一上架就賣到爆款,利潤可觀;亞馬遜單個SKU日出千單,不少日銷售額超過20多萬美元。
縱觀全球,目前韓國、意大利、伊朗已淪為疫情重災區,日本、美國確診人數正在上升。外國疫情控制比中國更難,將催生了一個更加龐大的口罩市場。目前,我國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收到口罩、額溫計等醫療防護用品的海外訂單或詢單。
在德國、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國宣布禁止在疫情期間出口口罩、醫用手套等醫療物資的情況下,中國始終未發布出口禁令。3月5日,中國商務部指出,口罩等屬于自由貿易產品,中國政府未設置任何貿易管制措施,企業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相關貿易。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我國目前口罩和呼吸防護相關企業共計38151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6114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1561%。熔噴布相關企業共計347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112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3633%。額溫槍相關企業共計994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202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4950%。
認證機構爆單 推出加急服務
不過,口罩“出海”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在通過相關認證后才可以在海外進行銷售。其中,最受矚目的FDA認證是進入美國市場的“許可證”,而CE認證則被視為歐盟市場的“入場券”。
CE認證是打開歐洲市場的牌照,口罩想要出口歐盟國家,必須拿到NB機構發放的CE證書。歐盟目前對個人防護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執行標準分別為EN149和EN14683,因為執行標準不同,不同防護級別的口罩獲取認證需提供的材料、執行的流程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申請個人防護口罩的流程相對簡單,耗時較短且費用相對較低。
美國FDA認證相對更加嚴格。比如,一般防護口罩只需按照美國FDA醫療I類做認證,通常需要經過填表申請、獲取PIN碼、交年費直至發放注冊號的流程。但醫用外科口罩則需按照美國FDA醫療II類做認證,增加產品測試、510K文件評審等多個環節。至于市場上頗受關注的醫用N95及以上9種口罩的認證,則需執行NIOSH認證標準,企業需寄送樣品至NIOSH實驗室實施測試,同時提交技術性資料至NIOSH文審,文審和測試都通過后,NIOSH才會核發批文。
面對這一大串繁瑣的認證流程,收到出口訂單的口罩廠家容易望而卻步。但認證服務業內人士稱,只要廠家配合,一般在兩周之內均可通過認證。
近期認證申請量顯著增加,認證機構的生意十分火爆,一些機構已經爆單停止受理。鑒于出口行情緊張,甚至有機構推出了最快3個工作日獲得認證的“加急服務”。
正常流程下,申請個人防護口罩的CE認證費用在1.5萬元,醫用口罩在1.8萬~2.2萬元之間,而3天的加急服務則在原基礎上增加1萬的服務費。美國FDA認證費用整體比CE認證更高,總體預計會超過5萬。
據悉,為了獲得口罩等產品的“出海”資質,巨星科技、均勝電子、三鑫醫療近日紛紛爭取美國FDA認證、歐盟CE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