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新的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標準即將頒布,特此就AEO領域未來發展趨勢發表一點我們的觀點,供業界朋友共同討論。
AEO即“經認證的經營者”,是世界海關對高信用企業的通稱。AEO制度是2005年世界海關組織WCO制定的《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提出的核心制度,旨在通過海關與海關、海關與商界以及海關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合作,將海關監管風險最小化,促進全球供應鏈安全與貿易便利化,實現關企互利共贏、貿易暢通。2008年4月1日,海關總署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70號),建立了自己的AEO制度,并開啟了AEO國際互認進程。10多年來,中國海關AEO制度歷經數次修訂完善。2021年11月1日,251號令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海關信用管理制度已從最初單一的制度規定,發展形成了將國家信用體系建設要求與世界海關組織(WCO)的AEO制度有機結合,將原海關與原檢驗檢疫信用管理制度進行深度融合,充分考慮中國企業管理特色的海關企業信用管理制度體系。中國海關AEO制度正努力使海關與企業的關系從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逐步轉變為合作伙伴關系,以達到既有利于海關監管,又有利于企業在通關中獲得便利的雙贏目的。
251號令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構更清晰、更科學、更合理;更人性化、富有溫度,將海關注冊登記和備案企業全部納入信用管理,同時更為明確提出對企業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海關認證工作成果,是海關將AEO認證標準、行業企業特色以及行業最佳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中國海關1+N的《海關認證企業標準》體系更為成熟。
在海關總署即將頒布新的《海關高級認證企業標準》之際,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AEO領域未來的趨勢進行一些分析,不當之處,尚祈批評指正。
(一)AEO計劃將更廣泛與其他信用體系融合,構建“多信增益”的發展態勢
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作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關AEO認證體系通過全面融入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得以持續優化完善的同時,也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不斷貢獻海關智慧。相信未來,中國海關將在持續借助國際、國內其他信用體系建設經驗基礎上,不斷優化中國特色的海關信用管理制度體系,同時更為積極地輸出AEO認證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二)AEO企業將有更多的獲得感。
伴隨海關深化信用管理制度改革,探索鏈式信用培育,形成集群效應,AEO企業的獲得感越來越強,中國切實進入“AEO+”時代,中國海關持續為AEO企業釋放政策紅利:
1.2021年1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注冊登記和備案企業信用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251號),進一步完善充實了高級認證企業的優惠管理措施,更好地體現“誠信守法便利”原則;
2.為更好地銜接《辦法》優化信用管理層級的修訂,海關總署于2021年11月1日同步實施署企發〔2021〕104號關于執行《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并隨附《海關普惠管理措施清單》,針對取消一般認證企業信用等級后對為數較多的相關企業帶來的沖擊進行了較為穩妥的善后處置;
3.根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相關優惠貿易協定的規定,海關總署于2021年11月23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經核準出口商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254號)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定成為經核準出口商的首要條件即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經核準出口商可通過海關經核準出口商管理信息化系統開具原產地聲明,用于向其他締約方申請享受相關優惠貿易協定項下優惠待遇。
4.海關總署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動外貿保穩提質工作部署,進一步發揮海關信用管理職能作用,支持企業紓困解難,2022年7月15日發布實施了《海關總署關于增加高級認證企業便利措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通知》(署企發〔2022〕73號),在原有管理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向高級認證企業實施以下便利措施:(1)優先實驗室檢測;(2)優化風險管理措施;(3)優化加工貿易監管;(4)優化核查作業;(5)優化安排口岸檢查;(6)優先開展屬地查驗。
企業通過AEO認證獲得的高信用名片,既有助于企業維護高信用形象、提升綜合競爭力;又有助于企業強化國際國內商務合作,爭取更多的客戶訂單;還有助于企業獲得優惠便利,既包括中國海關、境外海關層面的優惠便利,還包括其他國際規則、政府部門間、合作組織間的高信用優惠。例如:RCEP生效就給中國AEO企業帶來切實便利。RCEP協定有關“對認證企業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就明確了給予AEO企業的單證、檢驗檢查、放行時間等7項通關便利措施(至少落實3條)。目前,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等5個RCEP成員國均與我國實現了AEO互認,必將進一步疊加了互認優勢。
(三)科技手段將逐步應用于AEO培育、認證以及自動認證,推動高信用國際貿易生態圈構建
科技手段賦能AEO培育、認證以及推動自動認證將很可能是未來的一種必然趨勢。
一方面,國際貿易業態復雜且更新快、參與主體高度分散、單證種類眾多,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交換活動頻繁,由于所涉國際規則和政策法規多、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并且流程長,一是難以保障認證關員具備所有專業的行業經驗和全面貿易知識背景;二是難以保障認證關員對企業整個供應鏈(包括上下游合作伙伴)實施完整的認證。
由于中國海關AEO認證標準相對細節要求多以及主要采取單一企業人工逐一對照認證標準進行檢查的方式,認證效率相對為低。2019年亞太經合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海關認證工作人員年度開展認證企業的數量如下表所示。
表1海關認證工作人員年度認證企業數量對照表
數據來源:2019年亞太經合組織統計數據
鑒于此,中國海關認證方法體系近年來持續開展認證創新和改革,以適應中國行業認證需求。部分海關已經嘗試將先進的區塊鏈創新技術與優秀AEO管理理念以及國際貿易商業應用相結合,將其應用于提升國際貿易上下游間協作、合規管理以及海關AEO認證的實踐當中。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全程無紙化、智能合約自動對賬,將為海關實施AEO自動認證提供技術支持。推動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一道上鏈,能夠有助于未來海關開展國際貿易生態圈整體AEO認證,激發生態圈自我優化的協同發展機制。
(四)AEO計劃將更深入擴展到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領域
商品的品類和分類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既反映了個體價值觀的多元化,也體現了國際貿易新業態的突破發展。未來價值觀的多元化、技術應用的場景化與普及化、層出不窮的創造與創新,將進一步催生國際貿易新業態的發展,諸如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將呈現多模式融合、多業態疊加、在岸離岸一體化、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融合等發展新趨勢。以跨境電商為例,據網經社統計,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14.2萬億元,較2020年的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占進出口總額的36.32%。2022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7.1萬億元,占我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的35.85%。2022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中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比達76%,跨境電商B2C交易占比24%。跨境電商貫穿產業、招商、市場、業態、研發、生產、物流、倉儲、銷售乃至投資等各個環節,正從消費型、銷售型逐漸演化到生產型、服務型乃至全產業鏈型。
我們預測,未來AEO計劃將更深入地納入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體系中,幫助企業找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統籌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促進整個國際貿易領域領域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