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南區柳樹瞿阝鎮夏新莊村的黃顙魚養殖基地里,工人們拉網捕魚喜迎豐收。近年來,豐南區堅持“打生態牌,走特色路”,依托漁業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做大做強水產養殖業,打造特色漁業品牌。(河北日報資料片)河北日報通訊員 李秀清 張旖旎攝
近年來,為延長產業鏈,遵化市沙石峪村組建了遵化沙石峪葡萄專業合作社,注冊了“沙石峪葡萄”商標,大力發展葡萄采摘等旅游項目,吸引游客觀光葡萄梯田。(河北日報資料片)河北日報通訊員 劉滿倉攝
目前,全市擁有農產品馳名商標10個、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30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性標志8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個;灤州花生等14個品牌(包括林果類)被評為省級區域公用品牌
□河北日報記者 劉禹彤
通訊員 王亞濱
日前,農業農村部等7部委認定了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素有“玉英烹熟絕如肉,花蓋開成不讓梅”美譽的遵化香菇榜上有名,喜獲國家級“金名片”。這是唐山市做優農業品牌、助力農民致富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唐山市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效益的重要抓手,圍繞打造“京津優質安全農產品供應基地、環京津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京津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目的地”目標,謀劃品牌戰略,筑牢品牌基礎,拓寬營銷渠道,跑出品牌建設“加速度”。
目前,全市擁有農產品馳名商標10個、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30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性標志8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個;灤州花生等14個品牌(包括林果類)被評為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河北美客多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8個企業被評為省級領軍企業品牌,為打造農業高質量發展“唐山高地”提供了新引擎。
謀品牌之策
“農業品牌建設是‘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需要統籌謀劃研究,強力組織推進,跑出品牌農業發展‘加速度’,為唐山市由農業大市走向農業強市提供重要支撐。”唐山市副市長張月仙表示。
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是農業品牌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該市制定了《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方案》,進一步健全完善品牌農業的提升、培育和營銷體系,著力推動品牌農業發展。同時,以制修訂農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為重點,制修訂市級地方標準,為品牌農業發展提供標準支撐。在實踐過程中,遴選了一批特色鮮明、潛力大、帶動力強的系列農業品牌進行重點打造,推薦重點打造包括柏各莊大米、唐山河豚在內的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名單,并儲備了遵化肉雞、遵化蒜黃、玉田甲魚等21個重點打造的市級區域品牌。
一批農產品系列品牌應運而生。2020年,圍繞“雙十雙百”工程,加大力度宣傳營銷14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重點打造柏各莊大米、唐山大米、唐山酸梨3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公用品牌。鞏固提升遵化美客多、黑貓王、灤南海都水產、惠通水產4個農業企業品牌。按照省級主導、市縣(市、區)參與、專業設計、強化推廣的思路,選擇唐山市具有河北特色、產品優勢突出的板栗、食用菌、葡萄、蘋果、梨、牛奶、牛肉、水產品等8個種類,打造“大而精”農產品。此外,積極配合省廳,整合優質資源,重點打造“河北板栗”品牌。
高位推進與政策扶持疊加效應顯現,唐山農業品牌創建成績斐然。截至目前,農業品牌平均溢價水平由30%提高到35%。在2020年全省品牌農業現場會議上,唐山市作了典型發言,相關經驗獲得與會代表高度肯定。
筑品牌之基
“通過一棵白菜的二維碼,消費者可以了解到產品的生產檔案和監測記錄。”玉田縣黑貓王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金齊介紹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農產品要想賣進商場,質量和品牌成了基礎門檻。
近年來,唐山市打出“組合拳”,堅持質量為本,培育龍頭企業,引導資金向優質農產品流轉,形成了“突出重點、分級推進、帶動全局”的品牌建設新格局。
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作為品牌農業發展的基礎。該市始終堅持標準化生產與質量監管“兩手抓”,全面打造“安全食品唐山造、綠色食品進萬家”品牌,超過250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被納入唐山市“智慧農安”監管平臺,實現了“標準可查詢、生產可監控、銷售可追蹤、質量可追溯”,全市現有無公害產品認證企業144家、產品254個,綠色食品認證企業達到55家、產品120個,標準化生產示范企業68家,優質產品年增幅超過10%,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9.97%。2019年10月,唐山市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成為全省唯一獲此稱號的地級市。
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四位一體”運營模式,重點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品牌農業生產經營。目前,全市共有工商登記注冊農民合作社8958家(其中國家級26家、省級88家、市級260家),縣級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384家(其中省級78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12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88家)。在“遷西板栗”這一省級區域公用品牌的帶動下,2019年遷西縣板栗栽植面積75萬畝、產量8萬噸、產值22億元,栗農人均增收4000多元,真正實現了“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一個品牌富裕一方百姓”。
投入真金白銀,提升農產品知名度。2020年,財政安排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品牌建設)專項資金270萬元,其中200萬元用于“河北板栗”開展農業品牌創意設計、市場營銷、宣傳推介等全系列打造;50萬元用于承辦中國國際農交會河北省品牌專題推介會;20萬元用于打造提升柏各莊大米區域公用品牌。
亮品牌之名
279家參展商、逾千種優質特色農產品“擺臺布陣”,精彩亮相。前瞻農業新科技,體會“智慧農業”力量,看現代農業農村發展成就,享名優特農產品展示展銷,看網紅優質農產品線上直播推介……2020年9月28日,第九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暨樂亭現代農業博覽會開鑼,博覽會成果豐碩。這也是唐山市推動品牌營銷、拓展受眾群體的真實寫照。
堅持模式創新,拓寬銷售渠道。大力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區域公用品牌營銷活動,先后組織樂丫、鄉伊香等企業利用線上“薯業博覽會”平臺進行品牌宣傳營銷。通過開展“網紅直播”“縣長帶貨”等方式,嘗試網絡直播營銷新模式。鼓勵指導品牌農業企業積極探索“互聯網+”銷售模式,形成線上宣傳、訂單,線下展示、營銷的新格局。
堅持宣傳推介,提升品牌傳播力。積極組織品牌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國內大型農產品交易會,擴大唐山品牌農業影響力。持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在央視17頻道《農業氣象》欄目、北京西客站、唐山高鐵站、唐山機場高速出口投放廣告,宣傳優質農產品,提升品牌形象。通過承辦第九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暨樂亭現代農業博覽會,充分展示了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成果,擴大唐山品牌農業影響力,項目簽約結出碩果,19個重點農業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35.65億元。此外,引導全市8家領軍品牌企業自籌資金4480萬元,開展品牌宣傳推介,推動全市優質特色農產品實現品牌化發展。
“下一步,唐山市將繼續把農業品牌建設作為推動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依托獨特資源優勢和臨海區位優勢,健全完善品牌農業工作體系,廣泛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農產品溢價率,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唐山特色的品牌強農之路。”唐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肖潤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