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經過了一夜的狂風洗禮,秋日里的北京多了幾分寒涼。不過,位于朝陽區三里屯的星巴克甄選旗艦店里此刻卻依舊暖意融融。明媚的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照射在柔軟舒適的皮質沙發上,三三兩兩的顧客聚集在這里,或低聲私語、或埋頭工作。在這座以生活快節奏而著稱的中國一線城市里,咖啡香氣的濃郁包裹仿佛讓整個大廳的時間都慢了下來。
一位剛剛為客人完成結賬的咖啡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別看工作日的午后客人并不算多,在周末可就不一樣了。到時候,從早到晚座無虛席,想找個座位都得等半天,有時候出單量一大,我們在操作臺后面都忙不過來?!?/p>
2020年8月,星巴克北京三里屯甄選旗艦店重裝開業。升級前,這里曾是星巴克在中國內地開業的首家旗艦店。如今,作為星巴克中國第一家在疫情期間完成升級的旗艦店,這家門店的重張也被業內認為是該品牌持續加碼、投資中國市場的表現和信號。
“在咖啡店進行轉型裝修和產品升級之后,這里承載了更多功能,特別是社交屬性,許多人都把這里當做是家之外的‘第二會客廳’?!痹谶@里的工作人員看來,咖啡已經不再僅是流行于中國年輕人之間的一種普通飲料,它已經形成為一種文化,深刻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9月14日舉辦的全球投資者交流會上,星巴克公司正式發布2025中國戰略愿景,推出以價值為導向的全新增長計劃,重磅加碼中國市場。根據星巴克公布的統計數據,過去十年,星巴克中國內地門店數增長了近10倍,即將在2022財年底達到6000家。未來三年,星巴克計劃以平均每9小時開出一家新門店的速度,新增開3000家門店,覆蓋中國300個城市。至2025年,星巴克中國總門店數量將達到9000家,伙伴(員工)將新增35000 人,達到95000多名,并實現凈收入翻倍,營業利潤為當前四倍的增長目標。
在這次交流會上,星巴克中國董事長王靜瑛毫不掩飾對星巴克中國未來成長的信心,“在奮力跨越疫情帶來的挑戰之后,星巴克中國更具發展韌性。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長期而堅定。此次公布的2025中國戰略愿景,能讓我們更深入擁抱新發展機遇,始終引領咖啡產業不斷向前?!?/p>
無獨有偶的是,作為全球大型跨國連鎖企業的麥當勞在今年也加快了其在現調咖啡市場布局的腳步。同樣是在9月,麥當勞旗下專業手工咖啡品牌麥咖啡(McCafé)宣布,預計在2023年新增約1000家門店,大部分位于三線城市。與此同時,麥咖啡也在產品線上開始發力,全面下架拿鐵,推出“奶鐵系列”。據了解,“奶鐵”是麥咖啡在了解中國消費者咖啡口味的基礎上,重磅研發的全新奶咖類產品。其將作為麥咖啡專屬明星產品,在全國近2500家麥咖啡門店長期售賣,并以此為麥咖啡實現更高速度增長提供助力。
而在這一切的背后,近年來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也著實令世界矚目。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約為876億元,相較上一年增長38.9%。該報告預計,到2024年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900億元?!爸袊F磨咖啡連鎖品牌及門店多集中在南方市場及高線城市,北方和中西部市場以及低線城市的下沉市場仍存在較大滲透空間。”該報告稱。
記者查詢上述報告后發現,通過對比現磨咖啡不同典型商家的微博粉絲數量和產品價格,外資咖啡品牌的品牌聲量總體高于本土品牌。艾瑞咨詢分析師劉晨宇對此表示:“品牌聲量大概可以用品牌的微博粉絲數量和產品客均單價的乘積來表示。在線上流量轉化率相同的情況下,粉絲數量越多,潛在消費體量就越大。在此基礎上,如果產品的客單價越高,品牌的營收規模也就越大?!?/p>
在劉晨宇看來,正是因為有了上述這些基礎,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正把未來業績增長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國。據劉晨宇介紹,現磨咖啡的主要原料——咖啡熟豆主要來自國外咖啡豆種植區,咖啡文化本身也起源于歐美國家。因此,在原料采購、產品把控和文化理解方面,海外品牌更具優勢,也更容易與咖啡愛好者形成深度共鳴,而這也是目前海外品牌在中國現磨咖啡行業中聲量大的原因之一。
“不過,國內新興本土現磨咖啡品牌作為后起之秀,為整個行業帶來了較大的線上流量紅利,也為海外品牌加速線上布局提供了價值參考?!眲⒊坑罡嬖V記者,中國的現磨咖啡市場目前仍存在較大增長空間,隨著國人咖啡消費習慣的逐漸養成,這一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她表示,不論是海外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未來布局中國現磨咖啡市場時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加以考慮:一是構建從上游優質原料供應到線上線下全觸點聯動再到消費者生態服務體系構建及維護的全產業鏈動態閉環。二是充分挖掘高線城市周邊區域的潛在空間,擴大門店輻射范圍,精準覆蓋現磨咖啡的潛在消費人群。三是深諳當代年輕群體的消費心理,通過品類的擴充迭代,催生現象級爆款產品,重新定義現磨咖啡。四是將西式咖啡文化與中國東方傳統文化相結合,衍生新中式特色,從文化概念的角度打造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