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9日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由世界海關組織與中國海關共同舉辦,會議主題為“創新、包容、審慎、協同,推動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大會將發表《北京宣言》,討論由中國海關參與制定的首個指導性文件《跨境電商標準框架》,并討論跨境電商帶來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并提出包容、創新的解決方案。
中國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表示,此次大會秉持“創新、包容、審慎、協同”的理念,以推動全球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并將聚焦于把握和利用跨境電商帶來的機遇,探索政府與商界協同應對挑戰的解決方案。大會將探索符合跨境電商發展規律的海關監管基本準則和管理模式,傳達商界對于海關監管及貿易便利化的看法和建議,為應對貿易增長、安全保障、征稅等方面挑戰,提出包容、創新的解決方案。
8日上午,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何曉睿做客中國之聲直播間時透露,2017年10月,中國海關接任澳大利亞海關成為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工作組的主席,并受世界海關組織的委托,會同其他成員牽頭草擬了《跨境電商標準框架》。該框架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跨境電商的現狀、趨勢和特點的分析,也提出了政府部門要遵循創新、包容、審慎、協同管理理念,同時描述了跨境電商各種商業模式B2B、B2C、C2C等等,還梳理了通過各種渠道進出境的跨境電商商品的通關流程,規定了電商企業、平臺企業以及物流企業各方角色和責任,特別明確了跨境電商管理的核心原則。按照計劃標準框架有望在2018年6月份召開的世界海關組織年會上審議通過。
目前我國在杭州、鄭州等地已建立了13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何曉睿透露,為了推動綜合試驗區的建設發展,海關在2016年4月份研究制定了一些適用于綜合試驗區的便利措施,包括通關無紙化、簡化申報、清單核發、匯總統計以及稅款擔保、集中納稅、代扣代繳、允許批量的轉關、創新退換貨方面的流程、數據共享等等。也就是說,在綜合試驗區內,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貨物會更快地到達消費者手中。
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在法律上是否存在缺失?何曉睿回應稱,跨境電商近年來發展很快,海關目前根據國家政策制定了一些具體的監管辦法。從國家層面上看,《電子商務法(草案)》已經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電子商務法》出臺后,將會對跨境電商的范圍、各個交易主體的法律地位進一步明確,海關也會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對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何曉睿認為,如今網購已成為一種消費習慣,海關將進一步創新研究更適合跨境電商行業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監管制度和模式,讓老百姓消費升級的需要得到更好滿足,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
世界海關組織秘書長御廚邦雄表示,本次大會將在世界海關組織、成員海關和其他各利益攸關方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激發和推動協同思考,通過創新、包容的方案,打造一個穩定、可持續、活躍的跨境電商發展環境。此次大會既為獲取跨境電商各個領域最新資訊和發展情況提供了絕佳機遇,也為分享先進經驗、實踐方案、創新措施搭建了平臺。世界海關組織期待所有參與者分享跨境電商的解讀,同時帶來具前瞻性、引領性的趨勢分析和行業走向判斷,為全球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此次大會受到國內外各界高度關注,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關、政府部門、電子商務相關企業、國際組織和學術界千余名代表出席大會。與會代表將圍繞支持貿易新業態、探索治理新模式、關注信息技術新發展、聚焦風險防控新問題、展望未來新前景、“一帶一路”與電商發展新機遇等六大板塊進行交流。此外,大會還將討論《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標準框架》,重點關注跨境電商的便利、安全、稅收、統計、合作、能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