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正在擬定對中國商品征收廣泛的進口關稅產品名單,這是美國繼宣布將對進口鋼材和鋁材分
別征收25%及10%關稅之后的又一針對中國的貿易限制舉措。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加大限制中國在
美國的投資,僅允許在華已經有業務的美國企業被中國企業全資收購,并且對國家安全風險進行嚴格審查。
侵權行為仍是關注重點
在對中國進行貿易限制的過程中,“知識產權”問題成為調查關鍵,事實上,2017年不少賣家發現亞馬遜、
Wish等平臺已開始嚴查侵權產品,輕微的Listing被移除,嚴重的店鋪被封。與此同時,美國當地政府還會對
侵犯知識產權的企業進行限制,“尊重知識產權”將是未來跨境電商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
關于繳稅問題 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固然這次的貿易戰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縱觀全球仍有許多可待挖掘的新興市場,賣家們在做好應對貿易戰準備的同時,尋求更多新市場機會,畢竟“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里”,多手準備才是最好的應對之策。
除了知識產權外,合法繳稅也是跨境電商必須要解決的事情。如歐盟的VAT(增值稅),賣家需合規繳稅,才能確保整個運作體系不會出現隱患。隨著跨境電商市場愈加趨于規范化、貿易壁壘問題日益凸顯,賣家們還需抓緊準備歐盟市場VAT,切勿盲目跟風上架爆款,同時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在這片“紅海”之中走得更長遠。
海外備貨,少量多批才能節省成本
大部分海外倉首月的倉租是為用戶免除的,例如斑馬海外倉除提供30天免費倉儲期外,為長期倉儲的賣家設立了更為人性化的階梯式價格,對于訂單量不是特別大的中小賣家可充分利用這段免費倉儲期,精確把控發貨量與每月倉儲量之間的平衡,從而最大化節省倉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