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我國跨境電商飛速發展,成為穩外貿新亮點。目前,國務院已設立了5批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擴大到86個城市和海南省全島;我國不斷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各地紛紛加快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項目;海關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監管試點……
跨境電商零售快速增長
綜試區帶動作用凸顯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1862億元,規模為跨境電商綜試區設立之初的5倍以上。今年1—9月,繼續保持52.8%的高速增長。
“這幾年,全球貿易逐漸出現碎片化趨勢,促進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的增長,特別是海外消費者、小微企業等都開始從互聯網上尋求商業機會和購買產品,再加上電商平臺、互聯網日漸成熟與便捷,海外銷售渠道也不斷建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全世界電子商務的滲透率急速增加,為中國跨境電商帶來機遇。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曲維璽表示,在貿易摩擦頻繁、新冠肺炎危機給傳統國際貿易形勢帶來重大挑戰的形勢下,中國跨境電商保持快速增長,同時帶動大批傳統貿易和制造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物流、供應鏈金融、外貿綜合服務等企業發展,成為對外貿易發展新動能。2016年以來,中國已與22個國家簽署了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合作伙伴遍及五大洲。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外貿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十三五”期間,我國分批不斷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從2016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上海、重慶等12個城市設立第二批跨境電商綜試區,到今年4月國務院新設第五批46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目前,全國共擁有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已經覆蓋30個省區市,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2016年,天津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進口交易額為4258.24萬元,2019年,交易額達到46.1億元;廣西南寧跨境電商綜試區創新打造全國首個國際郵件、跨境電商、國際快件“三合一”集約式監管模式,升級完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系統,將總體出口通關時長從8小時以上壓縮到1小時左右;浙江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成立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跨境貿易法庭;山東威海跨境電商綜試區與韓國仁川探索“四港聯動”,海港和空港之間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等。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目前,各跨境電商綜試區內備案主體超過14萬家。其中,部分本土平臺“走出去”,拓展中東、東南亞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帶動數千個中國品牌出海;一批獨角獸企業創新柔性供應鏈,實現快速發展。
B2B出口監管試點擴容
順應企業出口需求
今年7月1日起,北京、天津、南京等10個直屬海關試點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710”(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9月1日試點范圍增加至22個。在新的監管方式模式下,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擁有簡化申報、便利通關、允許轉關、優先查驗等多項便利。
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革實施前,我國對跨境電商監管制度和政策措施集中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領域。此次改革為跨境電商B2B出口增列了專門監管方式并配套通關便利化措施,有助于推動外貿新業態健康快速發展。
“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契合了業態發展需求,業務不斷擴面增量,呈現穩步上揚態勢。”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表示,從通關數據看,日均業務量持續遞增,參與企業數、申報單量、出口貨值等均不斷增長。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首批10家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海關共驗放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632.2萬票。
艾普太陽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9710”試點的實施和落地,順應跨境電商B2B企業批量出口的需求,可以讓眾多跨境電商企業更便捷、規范地出口海外。
“我們是一家中小微企業,過去只能按照傳統貿易方式申報通關。”江蘇南京聯利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揭義泉表示,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恰恰針對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出口單票價值低、單量大等實際,提供一系列便利化措施,通關效率提高了,通關成本卻降低了。
杭州全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海外倉庫從事跨境貿易的電子商務企業,該公司總經理謝海明介紹說,試點首日,該公司以代碼“9810”的形式向亞馬遜美國海外倉庫申報了一批家居用品。“海關已將出口海外倉儲模式納入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為企業在報關、通關、物流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便利措施。”
“跨境電商作為外貿的新業態,政策支持力度大,在財政、稅務、質量監督方面出臺了配套措施。對此,各個部門間要加強溝通與協作,推進跨境電商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張水波告訴記者,同時為保證跨境電商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善跨境電商平臺的信用體系建設,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海關要嚴格把控出口防疫物資的質量。
王健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需充分利用好新一代信息技術,增強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新商業實踐的觀念。由于跨境電商碎片化發展趨勢明顯,中小微跨境電商不斷增多,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包括思想觀念、法律法規等,完善的法律法規及強有力的監管措施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