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溫州(鹿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運行“滿月”,杭州海關隸屬溫州海關監管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商品485單、貨值2.22億元。這是繼義烏、海寧之后,浙江省內第3個實施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地區。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在經國家相關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采購的、單票報關商品貨值15萬美元(含15萬)以下、在海關指定口岸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通俗地說,就是搭建外貿平臺,把各種各樣的商品放在市場集聚區內,買方、賣方、代理商、配套企業等,各自發揮作用,助力交易完成。這種貿易方式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交易特點。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將享受快速通關、專用監管、免征增值稅等政策便利。
溫州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啟動一個月來,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主要為鞋子、箱包、塑料制品等,主要出口意大利、阿聯酋等30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確保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順利實施,溫州海關與溫州鹿城區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聯合建立市場采購商品認定體系以及市場綜合管理系統,積極采集數據,充實口岸輕工類商品出口價格資料庫;積極推進現有監管場所改造,通過增設監控攝像頭,優化進出通道設置和查驗平臺建設,確保監管場所功能滿足市場采購業務發展實際和海關監管需求。同時,溫州海關組織轄區報關企業、貨代企業召開座談會,聯合鹿城區商務局對意向入駐企業開展政策培訓,幫助企業加深對“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了解。首批“嘗鮮”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商家——中國溫州外輪代理公司總經理助力陳信浩說,“溫州啟動市場采購貿易業務后,外商可以向我們直接下單,一站式辦理出口通關手續,十分便捷。”(徐錢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