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樊綱發表觀點指出,逆轉中國目前收入不平等的趨勢要做長期打算,不能指望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快就消失。樊綱表示,貧富差距是非常長期的一個現象,我們要盡可能地防止它擴大,不要到極端的地步。樊綱指出,最近有一個現象是所謂的“6億人”,有6億人的月收入僅為1000元左右,同時月收入達10000-20000元的群體也不少,屬于中產階級,大致有3億-4億人,可以看出收入差距還是蠻大的,而收入差距易導致“中等收入陷阱”,造成國內市場萎縮、產業升級乏力、增長停滯不前。當年拉美地區因為國內收入差距過大,左派上臺后宣揚民粹,增加社會福利,而右派通過軍事政變上臺之后要么取消社會福利,要么給富人和企業減稅,結果導致財政、貨幣、債務危機,經濟停滯了十年后又掉入陷阱。他因此強調,要想達到比較平等的收入分配,前提是要有平等的機會和社會福利制度的有效改進,這不是10年、20年就可以改變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要過度樂觀,也不要過度悲觀,努力防止收入差距極端的分化,實現穩步發展,在長時期里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急著要解決問題,也許三五年后便面臨經濟危機,窮人會更貧困。一個持續、逐步的發展演變,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特別是對低收入階層,因為一旦發生危機或大的動蕩,首當其沖的是低收入階層。在防止發生大的危機或波動的前提下,實現平穩發展,逐步解決收入差距問題,其實是一個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