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美元!8月16日,浙江省紹興市向南進出口有限公司通過位于該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向希臘發送了一批價值9萬美元的商品,意味著該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又取得新成就——貨物貨值突破10億美元,達10億零7萬美元。這距離2020年9月柯橋區獲批國家第五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不足一年,距離12月25日開通首單不到8個月。
今年上半年,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復蘇,加之其他供應國疫情以及局勢動蕩所導致的訂單回流,我國紡織品出口呈較好的回升態勢。被稱為“一座托在布上的城市”的柯橋區,外貿也一路高歌,今年上半年外貿出口額達471.6億元,增長48.3%,增幅分別高于全國、浙江省和紹興市平均20.2個、20.8個和24.1個百分點;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7.65億美元,約占全區出口的10.5%,跨境電商海關監管方式出口611萬美元。
“‘市場采購+跨境電商’雙輪驅動拉動出口增長17.04個百分點。”紹興市柯橋區商務局局長譚科介紹說,今年以來,在國際國內疫情起伏反復、人民幣匯率波動等疊加因素夾攻下,柯橋區依托中國輕紡城國際化專業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速建設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跨境電商綜試區兩大國家級開放平臺取得了明顯成效。
柯橋區商務局將主要做法歸結為“流程重塑、數字賦能、提質增效”,從而進一步提升紡織產業鏈價值,暢通雙循環,打造外貿最優生態圈。在重塑流程方面,主要是提高通關效率、打造立體物流體系、提升反應速率;在數字賦能方面,構建數字化監管體系、布局數字化營銷網絡、強化數字化服務引領;在提質增效方面,加快多渠道主體培育、加強需求化人才培養、優化實用型配套服務。
今年以來,運輸一直是外貿企業頭號難題。為此,柯橋區商務局引進了菜鳥、杭州佳成等物流服務體系,構建空運、海運、鐵運多運合一的運輸解決方案,實現海外倉空運包板,打造跨境電商“9610”直發出口“海運拼柜”模式,降低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門檻。例如,僅紹興佳成國際物流公司已服務柯橋本地中小企業177家,佳成公司在蕭山機場發貨的每架35噸歐洲包機中,柯橋跨境貨量貢獻達35%,通過海運方式運輸的占全部跨境貨量的55%。
在數字化服務引領方面,柯橋區商務局根據企業訂單和出口數據及時掌握訂單去向,及時開展針對性分析和引導。同時,還組織召開線上RCEP政策宣介等培訓會,以公共服務中心為核心集中采購數字化選品軟件,開展跨境平臺銷售數據實時分析掌握,做好選品與供應的精準研判。
柯橋區商務局持續優化實用型配套服務:首先,出臺了中國輕紡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配套管理政策,制定《全力推進中國(紹興)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柯橋園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明確相關獎勵政策實施細則,全面激勵以市場采購貿易和跨境電商海關監管方式出口;其次,創新推出“一址多戶”政策,將集聚區范圍內物流大廈、中紡大廈劃定為市場采購專區,不限經營品種,按工位(每個工位面積不小于10平方米)注冊方式開展營業執照注冊登記;此外,已為全區16個鎮街量身打造2020年度商務運行情況報告,方便鎮街精準指導轄區內企業,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柯橋區還將聚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為外貿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動力。
“從產業升級和輕紡城時尚進化的戰略層面,全方位高標準謀劃打造‘柯橋優選’品牌。在挖掘產品共性和市場優勢的基礎上,確定品牌總體定位,建立品牌決策咨詢委員會,運用市場化運營機制,聯合專業機構建立區域公共品牌標準體系,分級分類挖掘整合一批現有優勢品牌,服務提升一批更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培育孵化一批更具創新發展潛力品牌,構建起能支撐公共品牌更好發展的柯橋紡織企業優質品牌矩陣。”譚科介紹說,需要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統籌考慮公共品牌營銷傳播工作,結合“絲路柯橋 布滿全球”行動和辦展參展工作,打造“柯橋優選”品牌館,集中展示和對接下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