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近日商務部印發了天津、上海、海南、重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4省市試點方案對標國際先進貿易投資規則,借鑒前期試點工作經驗,結合本地定位,合計明確了203項試點任務。其中,科技、金融、教育等12類重點服務行業成為接下來擴大開放的重點領域。他同時指出,在支持北京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的同時,將天津、上海、海南、重慶4省市納入試點,有利于形成“1+N”的試點格局,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在宗長青看來,擴大服務業開放是塑造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的需要。“當前,我國的服務業開放既面臨著重要的機遇,也存在現實的差距。”他指出,一方面,我國14億人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消費形態正在由實物消費為主加快向服務消費為主轉變,服務業吸收外資已占吸收外資總量的7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服務業增加值約占GDP的55%,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左右,存在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不夠、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等問題。為此,需要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持續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塑造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事實上,我國服務業開放正是接下來我國擴大開放的重點。2020年9月,我國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2020年、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21年4月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慶4省市開展試點,試點期為3年。
宗長青介紹,日前商務部已經批復了4省市的總體方案,試點內容豐富多樣,有多方面創新和突破。例如,在產業開放方面,按照服務業領域市場競爭的不同特點,設置充分競爭、有限競爭、自然壟斷領域競爭性業務、特定領域服務業4個類別,將科技、金融、教育等12類重點服務行業分別納入,分類施策,提出試點任務111項。
其中,對外資開放方面有支持設立外商獨資財務公司、放寬外商捐資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準入、允許外商投資旅行社經營出境游業務(赴臺灣地區除外)、允許外資銀行參與進出口環節稅款繳納和保函業務等;對內外資同等適用的政策措施有探索取消商業特許經營備案、優化營業性演出審批管理、深化屬地網絡游戲內容審核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獲得結售匯業務及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等。
在區域發展方面,提出33項試點任務,建設重點示范園區、促進區域協同開放。(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