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向北不遠處,一排灰白相間的辦公樓分外顯眼。園區門口的標志牌上,“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2021年2月8日,作為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部分)首個落地的服務平臺類項目,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在北京大興區的禮賢鎮李各莊村正式建成開園。轉眼一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如今,這里的企業正在走上穩步發展的快車道。
在北京細胞治療集團的參觀大廳里,一只巨大的白色瑞獸赫然墻上。在這只瑞獸的旁邊,“白澤計劃”四個大字引人注目。“能言,達于萬物之情。因聞天下神鬼之事。自古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北京細胞治療集團副總裁陳林林告訴記者,這只在《山海經》中名為白澤的上古神獸,因為了解天下所有鬼魅的名稱以及應對之法,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追捧。“免疫細胞正如人體內的白澤一樣,可以準確識別各種變異和腫瘤細胞。取其之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通過免疫細胞技術實現腫瘤的治療,更好地造福世人。”
據陳林林介紹,北京細胞治療集團隸屬于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目前,集團已成功構建細胞健康、細胞藥物、細胞治療三位一體產業閉環。目標是在10年內,實現60%的晚期腫瘤能夠消退,并讓60%的腫瘤病患者不再為治療費用而發愁。而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能在30年內,幫助腫瘤病患者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2021年,我們已在細胞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關鍵性技術突破,并對未來中長期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
記者了解到,位于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的北京細胞治療集團于2020年正式注冊,是一家國有資本參股的高科技生物醫療企業。“已經建成的一期部分,主要包括細胞保存中心、生產中心、質檢中心、研發中心、會議中心以及接待展示中心等。我們在開展細胞存儲業務的同時,也在推進細胞臨床級擴增等方面的研發工作。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一座以細胞治療為特色的國際化臨床研究型醫院。未來,這里還將建設細胞基因生產制備和研發平臺、mRNA研發生產平臺等,服務并帶動自貿試驗區細胞基因產業的快速發展。”陳林林說。
如今,北京細胞治療集團每天都要迎來數百人的參觀團隊。“公司目前還處在試運營階段,將于3月底正式投入生產。作為布局華北區域的集團未來雙總部之一,這里將成為面向全球的業務基地。”陳林林告訴記者。
“由于企業的發展方向是面向國際化,因此區位和政策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陳林林表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4F級的超大型國際樞紐機場。這里國內外交通便利,與全球資源聯系緊密,地處我國展示改革開放成果嶄新國門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是北京自貿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兩項重大政策的重要承載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省市自貿試驗區政策的優勢區域。這里還擁有全國唯一的跨省市建設的綜合保稅區。多項政策疊加、多重利好齊聚,是我們選擇在這里布局的重要考量。這些政策,將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優勢。”
作為在當地率先投產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北京璦格干細胞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楊躍梅對此表示了認同。她告訴記者,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將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的東區定位為生物醫藥創新區,鼓勵入駐企業開展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創新。“我們在入駐的過程中,除了在工商注冊、項目申報、資源對接等方面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以外,還享受裝修補貼、租金減免等優惠政策。”楊躍梅說。
據楊躍梅介紹,北京璦格干細胞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協和醫院的技術和臨床資源,專注于干細胞藥物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公司已和北京協和醫院簽訂了長期科研項目合作協議,并進行了相關專利技術的轉讓,正在重點推進璦格干細胞首個研發管線產品。
對于璦格干細胞科技公司享受到的優惠政策,陳林林也是感同身受。“為了滿足企業研發設備的安裝需要,園區運營方在廠房建設的工程中,從房屋的層高和布局等方面專門為企業進行定制。這令我們非常意外和感動。”陳林林說。
“目前,我們公司的業務正在快速發展。今年的主要任務是完成一項新藥的臨床試驗申請。為了確保該目標的實現,部分研發人員從正月初四就到公司開展實驗。春節以后,我們多個重要技術崗位新員工相繼入職。目前,公司員工數量已達數十人。”楊躍梅說。
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運營方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作為北京市行政轄區內的首個自貿試驗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于2019年8月正式掛牌。“該片區位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東片區。自機場通航以來,這里的臨空產業發展需求旺盛,企業投資注冊意愿強烈。”
2020年1月,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調研時指出,要推進自貿試驗區政策創新,試點土地1.5級開發模式。即,根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和土地開發時序,將基礎設施完備、土地出讓較慢、潛在價值較高的地塊,短期租賃給承租人進行過渡性開發利用,待片區預熱、低價提升后,按約定收回土地,并按遠景規劃實施。
“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為加快自貿試驗區政策落地、推動自貿試驗區早出形象,參照深圳、雄安的實施方式,結合自貿試驗區的土地開發條件等因素,我們探索利用‘0.5級至1.5級’的實施模式,啟動了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項目建設。”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是落實自貿試驗區政策、展現自貿試驗區形象的重要載體。項目選址兼顧遠期規劃及基礎設施保障條件,位于臨空經濟區東片區自貿試驗區范圍內,距機場航站樓直線距離3公里。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88公頃,其中可建設用地約5.61公頃,規劃總建筑規模約7.3萬平方米。項目定位為自貿試驗區發展服務平臺,主要包含金融服務、創新示范、產業孵化、招商展示及配套服務等功能,滿足自貿試驗區前期企業注冊和產業扶植的基本需求。整體起到帶動自貿試驗區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引進高端人才、完善服務保障等多重作用。
截至目前,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已有北京細胞治療集團、北京璦格干細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大吉比愛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北京希諾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以及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入駐。以此為代表,2021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1544家、儲備項目74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