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服務業開放與服務貿易發展之路怎么走?這是當下業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近日,第三屆中國服務業開放與服務貿易發展論壇開幕論壇在線上舉辦,與會者重點聚焦復雜形勢下服務貿易應對策略、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服務經濟新體制和新格局、數字技術時代服務經濟轉型新路徑等熱點問題,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十四五”時期中國服務業、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在中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過程中,服務貿易將是重頭戲。
為持續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周成虎建議:不斷提高開放水平,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穩固傳統國際市場,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的引領作用;注重創新發展,培育參與國際競爭新優勢;推動服貿專委會繼續發揮好智囊作用,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聯合國貿發會議技術與物流司科技創新促發展負責人張麗萍在視頻致辭時表示,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其創新應用,如熱門的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都屬于服務業的范疇。目前,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很多科技創新項目已取得突破進展,希望中國的企業和學術機構能夠更多參與聯合國的活動,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經驗。
“未來,促進消費的關鍵是推動服務業市場開放,推動一攬子結構性政策調整,加快結構性改革進程,以有效釋放14億人的服務型消費潛力。”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發言中如是說。
在遲福林看來,服務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據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估算,到2030年,中國城鄉居民人均服務型消費水平將超過1.8萬元。“無論是新消費還是傳統消費、社會服務業增長,都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如何以服務業市場開放推動服務型消費潛力的釋放?遲福林認為,在服務業市場開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十分重要,特別是要取得服務業市場準入的重要突破。中國要按照“非禁即準”的精神,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明令禁止進入的服務業領域,逐步向社會資本開放,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發展服務業,打破服務業領域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消除不同產業間政策的差異,營造競爭中性的制度環境,強化競爭基礎性作用,為服務業平等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以服務業市場的開放有效適應服務型消費需求升級趨勢,鼓勵滿足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的新服務業態發展。此外,民營企業在服務供給以及在服務領域強化競爭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也值得重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哲人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把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其中,“高水平”體現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為安全”。 新時代十年,中國對外開放取得歷史性成就,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國的開放優勢。未來,要發揮中歐班列的國際經濟循環大動脈功能;擦亮“絲路海運”特色品牌;大力推動文化旅游國際合作;強化數字絲綢之路賦能作用;大力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協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突出亮點,但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擴大服務業開放、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并取得顯著成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琦表示,為促進服務貿易的高質量發展,要在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提升、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建立適應高水平開放的監管體系等方面進行提升,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全面深化,在功能定位、體制機制、重點產業、產業生態協同聯動等多方面突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形成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主辦,上海杉達學院聯合主辦,期間還舉行了數字商務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已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濟學院共建了數字商務服務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數字供應鏈產業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共建了數字商務產學合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