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會同中央文明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國管局、銀保監會等9部門印發了《關于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若干意見》(商服貿發〔2018〕177號,以下簡稱《意見》)。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負責人就《意見》的重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推動綠色餐飲發展,建立健全餐飲業節能、節約發展模式,提供“放心、健康”的餐飲服務,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滿足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舉措。
2017年7月以來,商務部會同中央文明辦印發了《關于推動餐飲行業深入開展“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工作的通知》(商服貿發〔2017〕385號),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積極推動落實,組織各地行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出臺節約標準、制定行業公約,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典型;引導和鼓勵廣大餐飲企業強化社會責任、增強節約能力;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中央主要媒體以及各地電視臺挖掘、報道了一批餐飲節約的成功經驗和優秀典型,節約觀念深入人心,餐飲浪費現象大幅減少。
為深入開展餐飲厲行節約工作,推動綠色餐飲發展,商務部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廣泛征求餐飲企業、行業中介組織等社會機構的意見,與中央文明辦等相關部門反復溝通、集思廣益、不斷修改完善,聯合印發了《意見》。
二、《意見》的主要特點
《意見》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突出餐飲全產業鏈綠色發展。餐飲服務包括采購、加工、配送、消費、廢棄物處置等多個環節,綠色餐飲主體的管理涉及采購、配送、服務等多個方面?!兑庖姟方Y合餐飲服務的各個環節,相應提出了具體要求,全方位推動綠色餐飲發展。二是堅持多策并舉推動綠色餐飲發展。餐飲業市場化程度高,不能簡單的用行政方式進行管制,更多依靠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自覺行動。為此,《意見》提出要健全綠色餐飲標準體系、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培育綠色餐飲主體,多管齊下推動綠色餐飲發展。三是強調多部門聯動配合。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環節多,涵蓋精神文明建設、環保標準、餐廚垃圾處理、機關事務管理等多個領域,需要多部門共同推動、齊抓共管,強化信息資源共享與合作,進一步完善各類相關政策,形成工作合力。
三、《意見》的主要內容
《意見》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精準施策的基本原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出了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主要任務:一是健全綠色餐飲標準體系。加快形成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相互配套、相互補充的綠色餐飲標準體系。制定綠色餐飲服務和管理標準,完善綠色餐飲評價標準。二是構建大眾化綠色餐飲服務體系。鼓勵綠色餐飲企業發展連鎖經營,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進辦公集聚區、進交通樞紐等重要場所,建設便民服務網絡。加快發展早餐、團餐、特色小吃等服務業態,優先供應面向老人、中小學生等特定群體的服務品種。三是促進綠色餐飲產業化發展。支持餐飲企業建立“生產+配送+門店”綠色餐飲供應鏈,鼓勵餐飲企業建設“中央廚房+冷鏈配送+餐飲門店”綠色餐飲生產鏈,引導餐飲企業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打造綠色餐飲服務鏈。四是培育綠色餐飲主體。宣傳推廣綠色餐飲標準,支持各地商務等相關部門健全綠色餐飲工作機制,開展綠色餐飲標準培訓,舉辦綠色餐飲宣傳活動。推動餐飲企業、機關和高校食堂落實綠色餐飲各項標準,培育一批綠色餐廳、綠色餐飲企業(單位)、綠色餐飲街區。五是倡導綠色發展理念。鼓勵餐飲企業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服務人員行為規范,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綠色發展理念變成服務人員自覺行動。將“綠色餐飲”理念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創建”等內容,推動綠色餐飲理念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
《意見》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立綠色餐飲倉儲、加工、管理、服務以及自助餐、宴席等重點領域的標準體系,嚴格綠色餐飲準入,推動形成綠色餐飲發展的常態化、制度化機制,將綠色理念融入生產消費的全過程,培育5000家綠色餐廳,每萬元營業收入(納稅額)減少20%以上的餐廚廢棄物和能耗。
四、《意見》明確的保障措施
《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強化部門聯動配合。商務部、中央文明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國管局、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制定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相關措施。二是切實加強宣傳推廣。加大對綠色餐飲的宣傳力度,適時曝光污染突出、浪費嚴重的典型案例,強化政府推動餐飲業綠色發展的輿論導向。鼓勵各地認真總結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報送優秀典型和案例,及時安排采訪報道。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對于綠色餐飲項目,可按當地規定申請貼息支持。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加大對綠色餐飲企業的支持。四是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加強中介組織建設,探索制定餐飲行業厲行勤儉節約公約,組織開展餐飲節約和綠色發展的實踐活動,強化行業自律,及時總結餐飲節約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提升節約水平。
五、《意見》的組織實施
為保證《意見》的順利實施,真正發揮其對綠色餐飲發展的引導作用,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強化落實:一是推動各地認真抓好《意見》的組織實施工作,在年底進行考核驗收。二是加強與中央文明辦等部門溝通配合,協調解決《意見》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逐步出臺完善政策措施。三是要求各地加強與企業溝通,及時吸收企業的合理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健全綠色餐飲工作體系。
附件: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若干意見
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若干意見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建立健全綠色餐飲發展的體制機制,提供“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的餐飲服務,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善餐飲節約常態化制度化機制,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政策導向,發動消費者廣泛參與,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加工、倉儲、管理、服務、消費等各個環節,在全社會營造“厲行勤儉節約 反對餐飲浪費”的濃厚氛圍。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支持餐飲企業向低碳化、集約化轉型,鼓勵社會力量引導消費者踐行節約消費的理念,逐步推動餐飲產業鏈形成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堅持政府引導。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通過制定發展目標、健全法規標準、開展宣傳教育、完善促進政策等措施激發餐飲企業、社會機構、消費者等各類主體的積極性,逐步形成政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格局。
堅持精準施策。針對餐飲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各相關部門結合自身特點分別健全標準體系和完善支持政策。針對自助餐、宴席、食堂等不同餐飲類別,分別運用經濟激勵、精神表彰等多種方式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消費。
(三)主要目標。到2022年,初步建立綠色餐飲倉儲、加工、管理、服務以及自助餐、宴席等重點領域的標準體系,嚴格綠色餐飲準入,推動形成綠色餐飲發展的常態化、制度化機制,將綠色理念融入生產消費的全過程,培育5000家綠色餐廳,每萬元營業收入(納稅額)減少20%以上的餐廚廢棄物和能耗。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餐飲節約常態化。堅持餐飲厲行勤儉節約的有效做法,積極探索餐飲節約的新舉措。鼓勵餐飲企業在飯店醒目位置張貼節約標識,供應小份菜,開展節約獎勵活動,提示適量點餐,提供分餐服務,提醒餐后打包。支持餐飲企業積極探索在菜單上增加份量、熱量、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根據節約消費需要完善裝修設計。推動自助餐企業建立備餐評估、供餐巡視等制度。(商務部負責)
(二)健全綠色餐飲標準體系。加快形成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相互配套、相互補充的綠色餐飲標準體系。制定綠色餐飲服務和管理標準,明確明碼標價、服務時間、餐廳衛生、菜單內容、餐臺安排、物品儲存、員工考核、服務培訓等要求;制定完善綠色餐飲相關環保標準,明確餐廚垃圾收集、廢棄油脂處置、油煙排放等要求;制定綠色餐飲評價標準,明確評價指標和考核、驗收等要求。(商務部、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國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構建大眾化綠色餐飲服務體系。鼓勵綠色餐飲企業發展連鎖經營,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進辦公集聚區、進交通樞紐等重要場所,建設便民服務網絡。加快發展早餐、團餐、特色小吃等服務業態,優先供應面向老人、中小學生等特定群體的服務品種。鼓勵經營者采購無煙燒烤車等設備,規范收集餐廚垃圾,有效減少煙塵、塑料垃圾等污染排放。(商務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發展網絡餐飲綠色服務。鼓勵綠色餐飲企業與網絡平臺加強合作,推動“互聯網+餐飲”發展,實現線上訂購與線下服務的全方位、全天候互動,提升線下配送和售后服務水平,改進消費體驗。鼓勵餐飲企業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運用,在推廣、預訂、支付、配送、評價、采購、管理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推廣綠色加工和配送模式,減少外賣送餐環節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鼓勵推行一次性餐飲具集中回收,推廣可循環利用餐飲具,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促進綠色餐飲產業化發展。支持餐飲企業建立原輔料生產基地,合作建設采購基地,向種養等產業鏈的上游延伸,打造“生產基地+餐飲門店”采購鏈。鼓勵餐飲企業建設或共享中央廚房,與食品工業企業加強合作,打造“中央廚房+冷鏈配送+餐飲門店”加工配送鏈。鼓勵餐飲與養老、旅游、文化等行業融合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飲服務鏈。(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培育綠色餐飲主體。宣傳推廣綠色餐飲標準,支持各地商務等相關部門健全綠色餐飲工作機制,開展綠色餐飲標準培訓,舉辦綠色餐飲宣傳活動,鼓勵餐飲企業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引導各類主體參與綠色餐飲評價和監督工作,推動餐飲企業、機關和高校食堂落實綠色餐飲各項標準,培育一批綠色餐廳、綠色餐飲企業(單位)、綠色餐飲街區。及時總結綠色餐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通過舉辦經驗交流會、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等多種方式進行推廣,在全社會營造“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商務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國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倡導綠色發展理念。鼓勵餐飲企業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服務人員行為規范,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綠色發展理念變成服務人員自覺行動,引導顧客文明用餐,養成節儉消費的良好習慣。結合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實際情況,將“綠色餐飲”理念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創建”等內容,推動綠色餐飲理念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商務部、中央文明辦、國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動綠色餐飲國際交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研究支持綠色餐飲企業參加非商業性境外辦展項目、國際美食節等展會,引導行業中介組織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舉辦綠色餐飲論壇、推介會等活動。加強綠色餐飲標準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有實力的綠色餐飲企業走出去,提高中餐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商務部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部門聯動配合。商務部、中央文明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國管局、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制定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相關措施,強化信息資源共享與合作,逐步建立多部門共同推動、齊抓共管的體制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切實加強宣傳推廣。加大對綠色餐飲的宣傳力度,適時曝光污染突出、浪費嚴重的典型案例,強化政府推動餐飲業綠色發展的輿論導向,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積極踐行節約消費的良好氛圍。鼓勵各地認真總結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報送優秀典型和案例,及時安排采訪報道,在全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典范,引導社會各類主體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三)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對于綠色餐飲項目,可按當地規定申請貼息支持。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加大對綠色餐飲企業的支持。
(四)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中介組織建設,探索制定餐飲行業厲行勤儉節約公約,組織開展餐飲節約和綠色發展的實踐活動,強化行業自律,及時總結餐飲節約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提升節約水平。
附件:綠色餐飲主體建設指南
商務部 中央文明辦 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人民銀行
國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