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有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風險。
商務部研究院“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研究所所長祁欣表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扎牢風險防控網絡,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建設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培育合作新增長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統籌考慮和謀劃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共建“一帶一路”,聚焦新發力點,塑造新結合點,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祁欣還表示,陸海新通道銜接長江經濟帶,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經新疆到中亞、西亞再到歐洲;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南經東南亞到印度洋、阿拉伯海、地中海再到歐洲,形成完整閉環。建設陸海新通道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國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的重大工程。陸海新通道的建設,促進了國際貨物、人員、資金、信息等的深度融合,國際大通道功能凸顯,已成為西部地區聯通世界的重要通道,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引擎,為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重要貢獻。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是業則從合作領域、建設理念、發展方向和規劃設計方面解讀,具體而言:
在合作領域上,“一帶一路”建設在著力實現“五通”的基礎上,還應重點加強規則對接,利用“一帶一路”協商交流平臺,通過締結雙邊、區域經貿協定等模式,推動沿線各國之間的經貿規則對接互融,探索在沿線采用統一的較高水平經貿規則,破除經貿合作的規則壁壘,促進各類要素高效流動。
在建設理念上,應堅持“廉潔、綠色”的原則。沿線各國應推動反腐機制建設合作,加強在打擊腐敗執法領域的交流和信息共享,促進“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廉潔、高效開展,最大程度惠及沿線國家和百姓。“一帶一路”建設應突出“綠色”理念,推動沿線各國共同制定綠色發展的標準體系和評價模式,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理念落實到各領域合作的方方面面,將“綠色”作為項目規劃建設的重要目標,重點加強節能減排、清潔能源、循環經濟等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合作。
在發展方向上,“一帶一路”建設,還應加強數字經濟合作,培育數字經濟產業,推動傳統合作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重點推進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共同制定數字安全規則,確保數據通暢、安全的跨境傳輸和使用。
在規劃設計上,還應通過關鍵節點、通道建設,進一步提升沿線區域的高效協同聯動。例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為我國西部內陸地區提供更便捷的國際運輸通道的同時,也有助于加強中歐班列與海運航線的有機連接,進而推動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交通、產業、貿易、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的協調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