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市場需求銳減的重壓,外貿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回正在不斷釋放消費潛力的國內市場。對于坐擁優質產品的外貿企業來說,如何開拓國內市場、擴大知名度,如何與國內市場對標、有效對接需求方,成為最難的關卡。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幫扶外貿企業保訂單、穩市場的政策。而在2020全國消費促進月期間,各地商務部門更是將出口轉內銷與促消費相結合,出舉措、辦活動,助推外貿優質產品對接國內市場,深挖國內消費潛力。
外貿好貨走進步行街
在江蘇,線上展會迎來發展良機。消費促進月期間,江蘇省啟動“江蘇優品·暢行全球”系列線上展會活動,舉辦了22場線上展會,助推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外轉內。目前,線上展會已組織參展企業約1萬家,展品超過500萬件,客商詢盤超過60萬次。為減輕企業負擔,江蘇省省級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還將對55場“江蘇優品·暢行全球”線上展會予以支持,幫助企業拓展線上新渠道。
在政策層面,江蘇省積極推動“三同”對標接軌,“四進”縱深對接。“三同”即支持外貿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業務,對標國際先進標準生產內銷產品,推動國際國內標準接軌;“四進”則是推動出口產品進商場、進超市、進街區(步行街)、進批發渠道,幫助企業消化庫存、回籠資金、暢通循環。此外,江蘇省還鼓勵有需求的重點外貿企業特別是大型代工企業與國內優質品牌商、批發商、知名零售企業和電商企業對接合作,通過產品聯合開發等方式開展訂單直采;鼓勵外貿企業參加“品質生活·蘇新消費”系列活動;支持外貿企業在全國示范步行街、省級高品位步行街試點街區和培育街區設立專營店等。
黑龍江啟動“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活動,通過步行街商品展銷、產品推介對接會、線上直播等形式推動出口轉內銷。
活動得到了廣大外貿企業、老字號、龍江特色產品企業的積極響應,包括大慶油化地毯、伊春北貨郎森林食品、克山金鼎亞麻、馬迭爾、老鼎豐等近120家本省企業及8家內蒙古企業參展,近千種商品集中展示銷售。據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16日-20日,現場客流累計60余萬人次,展銷會現場累計實現零售47.26萬元(不含內蒙古企業);簽訂合同、協議24項,金額3583.52萬元;達成意向30個。
線上直播更是成為展銷活動重頭戲,黑龍江省通過快手、抖音APP開展了“逛展直播”,其“嘿!龍江云展播”系列直播活動進行了20場,累計觀看人次達10萬,實現線上線下銷售30余萬元。
“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是商務部自7月以來推動舉辦的系列活動,通過發揮步行街品牌集聚、渠道融合的輻射作用,幫助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在2020全國消費促進月期間,不少地區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廣東省于9月10日啟動了“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活動(深圳),百余家重點外貿企業集中亮相,上千種優質外貿優品一站式購買。9月22日,廣州舉辦了以“國潮國貨,幸福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老字號嘉年華”暨出口轉內銷展銷活動,幾十家中華老字號、廣州老字號及出口企業參加。
重慶市萬州區、綦江區、永川區等9個區縣紛紛采取展覽展示、網絡直播等形式,舉辦了7場“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區縣巡展活動,累計有445家出口型外貿企業參加,展示1300余種外貿優質產品,吸引77.8萬人次觀展,現場、線上銷售額達2505萬元。
線上線下聯動促成交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地方商務部門積極幫助企業與電商平臺、商超對接合作。
在江西,全省在消費月期間舉辦了32場次出口轉內銷專題活動,參與企業近千家,預計帶動線上線下銷售額5億元。其中,贛州市組織31家外貿企業、36種出口轉內銷產品與阿里巴巴、線下商超、新媒體平臺對接并組織企業參加贛州市“一帶一路”品牌產品數字展覽會、江西品牌商品出口網上交易會等線上展會。宜春市組織40家企業參加“雙線”對接大會,為18家內貿企業對接了32家供應商,成交金額213萬元,意向成交512萬元。
內蒙古則通過組織企業參加阿里巴巴春雷計劃·內蒙古特色產業帶招商大會、組織外貿企業參加情滿草原·內蒙古電子商務促消費主題直播帶貨活動、組織20家羊絨品牌企業分別參加天津市、哈爾濱市步行街舉辦的出口轉內銷活動等,幫助企業對接平臺和采購商。
寧夏則分別在銀川市和廈門市舉辦了2020閩寧出口商品巡回展,閩寧兩地共293家企業參展,246家專業采購商參加對接洽談,展示展銷和推介洽談系列活動為期8天,現場銷售額達1400余萬元,意向簽約客戶1642人,意向合作協議488份,意向成交額3800余萬元。
此外,山東省省市聯辦的出口轉內銷“雙進”活動達4場,銷售1766萬元。遼寧省盤錦市舉辦外貿出口轉內銷交易會暨農副產品交易會更是匯聚了萬種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