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場時裝秀密集開展,40多家中國品牌同臺演繹,100多位行業專家、新銳設計師、時尚買手共話行業未來……6月3日至6日,首屆武漢時裳產業薈活動在江漢經濟開發區紅T時尚創意街區舉辦。
活動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辦,通過產業論壇、產業對接會、品牌發布、線下訂貨、線下展示銷售、線上直播帶貨等六大板塊,為產業提供轉型升級新動能,為觀眾提供服裝消費新場景。
40多家品牌點亮時尚之都
“時尚之都”武漢已經成為許多外來設計師的家。產業對接會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環節,邀請全國知名服飾品牌負責人分享經驗,多方位展示武漢的區位優勢、服飾產業優勢、政策優勢,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與產業資源有效對接,通過產業對接會現場簽約,為項目搭建溝通與合作的橋梁,為企業精準匹配創新資源。
活動期間,馬克華菲、小黃鴨、貓人、愛帝等40多家服裝品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作產品展示。線下為本土服飾品牌以及意向來武漢發展的企業提供免費的新品發布、專場訂貨和產業交流平臺;線上同步開展宣傳推廣、直播帶貨和流量導入,幫助企業現場鏈接供應鏈資源,助力成長性和原創設計師品牌增加曝光率和知名度。
“這次的時裝秀,我邀請了10位消費者和專業的模特一起走上T形臺。” 武漢未解服裝設計有限公司法人、設計師魏琳表示,希望武漢的服裝人齊心協力,利用好武漢的優勢,做有溫度的服裝品牌,把武漢的時尚產業做大做強。
數字化轉型引領變革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武漢目前擁有貓人、愛帝和裕大華3家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以及喬萬尼、紅人、佐爾美等多家知名品牌。這些龍頭企業在引領武漢服裝產業的變革與創新。
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公司各部門運用數字化工具,通過數字賦能建立新型消費模式。自2015年以來,武漢愛帝引入兩化融合發展理念,不斷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并保持企業發展的可持續競爭優勢。愛帝已由最初的30人發展到3000人,年產銷規模達2500萬件(套)。
2018年,裕大華投資3.3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建設十萬錠全流程智能紡紗項目,引入了國內自主研發的智能紡紗、智能物流、智能倉儲等系統,1萬錠紗生產線用工量從過去的53人減少到15人以內,降低了71.7%,運營成本降低了14.85%。
“武漢將繼續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整個服裝產業不斷革新。”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時裳產業薈活動會以服裝為切入點,整合面料、飾品、配件企業以及原創設計師品牌需求,發揮愛帝、貓人等細分領域骨干品牌作用,挖掘幫扶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成長性品牌和原創設計師品牌,促進服裝飾品全產業鏈資源集聚、協同發展。
新業態注入新動能
在以漢正街為中心的100公里半徑內的武漢城市圈,聚集著4000多家配套服裝生產工廠。2天內,服裝小樣、大樣就能發給經銷商評估;正式生產同樣能在2天內完成;通過湖北的水陸空運輸管道,國內大部分地區可在2天內收貨。
從設計到交貨,一件衣服只要7天,便可送到客戶手中。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主任羅連發認為,漢正街打通了全球的信息流、人流、物流、資金流,使內外循環暢通,最大化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
在漢正街,“賣仿版”“賣水貨”的老業態正在被“時尚設計”“私人定制”新業態取代。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和治理模式創新,武漢服裝產業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
“從線下內貿到線上外貿,業務翻了好幾番。”動漫服裝老板尹高用4個字形容漢正街經營平臺的變化——“超乎想象”。現在,他內貿、外貿“雙腿走路”,成為漢正街新舊平臺融合發展、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的一個縮影。
2021年3月16日,云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直播基地正式落戶武漢漢正街,借助線上巨大流量支持,選取漢派女裝產業帶為重點產業帶。通過“直播+電商”的形式,武漢服裝產業將努力挖掘線上消費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