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6日至29日,由中國貿促會聯合中非發展基金、肯尼亞工業貿易合作部、肯尼亞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展集團)承辦的2019年中國(肯尼亞)產能合作品牌展覽會(以下簡稱中肯產能展)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中國駐肯尼亞使館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郭策、肯尼亞國家工業化部部長助理海潤·尼榮佳,以及肯尼亞政府和商協會代表、中國參展企業代表、中肯媒體代表共200多人出席開幕式。
本屆展會展出面積4000平方米,參展商共計83家,來自北京、上海、河北等11個省市和已在肯投資運營的中資企業,包括中國交建、北汽福田、中國移動等7家中國500強企業。通過實物、模型、視頻等手段,展示了我國領先的裝備制造業和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在基礎建設、能源環保、電子通信等領域適應肯尼亞發展需求的產品和技術。同時展出的還有代表中肯產能合作成果的產品和服務。
展會共有來自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等國家和地區的6121名觀眾到場參觀。據不完全統計,展會現場意向成交266萬美元。展會受到中肯兩國和非洲其他國家媒體廣泛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中國日報等央媒與非洲數十家主流媒體對展會情況進行了全面報道。
為充分展示近年來中肯兩國在產能合作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展會現場設立了在肯中資企業社會責任展區,集中展示中國企業在肯尼亞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合作成就。觀眾紛紛駐足觀看。
為擴大展會影響力,11月27日至28日,在肯中資企業招聘會同地舉辦,30多家在肯中資企業進行現場招聘,收到近千份求職簡歷,意向招聘約200人。
11月28日,部分展商還受邀前往中國武夷肯尼亞工業化基地與建材超市和肯綜合型出口加工園區實地考察中資企業在肯經營現狀,了解發展前景及肯尼亞投資政策。參展商普遍表示受益匪淺。
11月26日至28日,展會組委會定向邀請了400多家來自肯尼亞及周邊國家的客商,與參展企業進行對口洽談,中外企業積極參與尋找合作伙伴。
郭策對展會三年來為中肯經貿發展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表示肯定,尤其是今年設置的在肯中資企業社會責任展區與在肯中資企業招聘會,充分體現了中國企業與當地伙伴攜手共建共享共贏的決心。
肯尼亞投資促進局作為共同主辦單位,在展會宣傳、貴賓邀請、簽證邀請等方面給予了中肯產能展大力支持。肯國家工商會、肯私營企業聯盟、肯制造商協會組織會員企業參觀展會,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展會。
肯中經貿協會、中非發展基金、肯尼亞中華總商會在展會籌辦過程中積極組織企業參展和參加招聘會。三家機構的負責人均希望展會在為中肯企業提供良好的交易平臺的同時,多幫助中資企業發聲。
2019年中國(肯尼亞)產能合作品牌展覽會充分展示了中非產能合作成就,集中宣傳了中資企業形象,也使參展商全面熟悉了當地貿易投資環境,加深了對肯尼亞以及非洲的認識,深入推動了中肯企業有效對接。
連續3年參展的中國交建此次攜下屬中國路橋、中交疏浚亮相現場,展示了正在肯尼亞拉姆港和蒙巴薩港進行疏浚工程數據收集作業的“天鯤號”與“浚洋1號”船只模型。“天鯤號”和“浚洋1號”分別為我國新近自主研發、建造的“大國重器”,具有強大的疏浚和吹填造地能力。中國武夷展示了CBK銀行預制構件項目,其在肯尼亞投資開發的別墅項目現場收獲了500套意向訂單。
一批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大型產能合作項目成為關注焦點,展現了中國企業形象和實力,顯示出中非在產能合作領域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多家已在肯投資、生產、經營的企業現場展示了在肯尼亞生產的家具、建材等產品,這些產品已經大量投放當地市場,提高了當地生產力并促進了當地就業。產能合作展為這些企業拓展銷售渠道提供了良好的貿易平臺。
中資企業在肯社會責任展區集中展示了多個中肯重大合作項目以及中資企業近年在產業促進、人才培養等方面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
展會期間舉辦的在肯中資企業招聘會,一方面滿足了中資企業對各行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緩解肯尼亞就業壓力,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中資企業對促進當地居民就業的作用。
展會展出的技術設備與產品適應當地工業化初級階段的市場需求,吸引了大量高質量客戶到場參觀,有力地促進了經貿交流。其中,永力集團的建筑材料適應當地基建需求,成交35萬美元;廣州磊蒙機械公司獲得40萬美元破碎線設備訂單。調查顯示,參展企業對展會滿意度高,通過展會結識了很多合作意向明確的客商,建立了廣泛的渠道。
展會組委會通過問卷、訪談的形式,對參展的中資企業以及現場觀眾進行了調研,收集了許多資訊,為今后展會發展以及對非務實合作提供了重要信息參考。
除此之外,參展企業通過展會與園區參觀、企業對接等活動,進一步了解了肯尼亞的產業結構、營商環境,政策導向以及中肯產能合作現狀與前景,為在未來在肯尼亞以及非洲布局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為企業后續發展與投資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本屆中肯產能展上,肯尼亞工業貿易合作部部長彼得·穆尼亞表示,制造業是肯尼亞國家發展的一大關鍵領域,本屆展會為肯中雙方合作提供了經貿交流的平臺。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和肯尼亞“2030年國家發展愿景”,雙方合作必將取得新成果。
記者了解到,中非產能合作是中非全面合作關系中一項重要內容,具有廣闊前景和重大意義。肯尼亞是東非重要國家,中國和肯尼亞的產能合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提出了國家“四大發展目標”,內容包括制造業發展、全民醫保、保障住房和糧食安全。其中制造業發展目標是到2022年行業占GDP的比重由9.2%提高到20%。
肯尼亞政商界普遍希望繼續吸引中國投資,利用中國機械和技術提升工業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發揮輻射帶動效應,推動肯尼亞實現四大發展目標。中國的技術適合當地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初級階段的發展需求,具有較強的市場潛力。
《2018-2019肯尼亞中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8年肯尼亞中資企業為當地民眾創造超過5萬個工作崗位,在社會責任方面投入超過7500萬美元。
經過3年四屆展會的耕耘,中非產能合作品牌系列展會在非洲大地上結出了累累碩果。
2017年在肯尼亞舉辦的首屆中國非洲產能合作展覽會引起了一輪“中國產能熱”。此次展會集中展示了我國在產能領域,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機械設備、能源、環保、通訊、交通物流、旅游健康、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金融等領域的優勢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
自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提出“八大行動”后,該系列展進一步于2018年11月、12月以及2019年7月在肯尼亞內羅畢、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烏干達坎帕拉舉辦。
本屆展會上,中國展團團長、中展集團副總裁王曉光表示,隨著中非論壇北京峰會“八大行動”倡議的逐步落實,中非雙邊貿易的增長為非洲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跨越式的技術進步,此次展會充分展示了在兩國領導人和政府的推動下,中肯近年來務實合作,在促進當地技術進步、發展生產、增加就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據悉,肯尼亞政府正在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提高行政效率,促進投資便利化,使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愿意來肯尼亞投資,推動肯尼亞經濟發展,造福肯尼亞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展會獲得了肯尼亞方面的好評。肯尼亞國家工業化部部長助理海潤·尼榮佳對中國投資者為該國經濟和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表示感謝。她期待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肯尼亞“2030年國家發展愿景”框架下,中肯合作結出更多碩果。
“我們需要與中國公司密切合作。我們需要吸引他們,讓中國投資者和肯尼亞私營部門之間建立合資企業。”她說,“2019中肯產能展將加強我們之間的關系。在擴大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方面,我們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本屆中肯產能展期間,中國展商充分利用機會,既結識了當地客戶,又對肯尼亞以及東非市場有了深入觀察。
中國武夷肯尼亞建筑工業化有限公司的吳培增表示,在本屆展會上結識了中國路橋、華美裝飾公司、高宇國際房地產公司、湖南國際等中資企業,以及以愛德曼房地產公司為代表的當地企業。
“通過本屆展會,我了解到他們對我公司的預制構件、商品混凝土以及地磚具有需求意向,有些公司也看重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想與我公司在施工方面長期合作。”吳培增透露,具體情況正在洽談。
深圳優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美環境)是中肯產能展的“老朋友”,連續3年赴非參展。作為一家從事供水設備、廢水環保設備、廢氣環保設備及相關材料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的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仇凡表示,肯尼亞市場潛力巨大,深藏各種機會。
目前,優美環境已在肯尼亞建立分公司。仇凡透露,本屆展會有一些之前聯系的未達成交易的客戶,也有一些新客戶。“這次有一個新客戶當場交定金,其余客戶需要再接觸,可能會有一些訂單。初步估計有3萬美金訂單。”他說。
三十多年來,肯尼亞經濟發展較平穩,商業環境和市場狀況引起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的注意。
吳培增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東非區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肯尼亞吸引了很多中資企業。投資者把這里當作進入東、中非市場的窗口。肯尼亞政府計劃在 2030 年前將本國建設成為中等收入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在內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當地經濟的繁榮注入持續動力,也為中資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廣州市磊蒙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梁麗華表示,肯尼亞外匯體制有利于貿易發展,港口進口便利,作為東非中心,該國安全系數高。“雖然這兩年基建項目推進速度有所減緩,但是肯尼亞總體還是在繼續發展,值得深挖和延伸東非其他幾國。”她說,正在和幾個對口客戶洽談,以進一步了解項目需求。
仇凡認為,投資會有一定風險和挑戰,但只要有核心技術、產品,采用合適模式,遵守當地法律和習慣,實現本土化經營,注重培育消費習慣,投資者就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