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_99热免费观看_欧美激情性国产欧美无遮挡_男女羞羞视频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展會信息>展會實務

會展新說|關于二三線城市場館可持續發展的再思考

時間:2020.04.21信息來源:


筆者在確定要寫這篇文章時是猶豫的,畢竟展覽業界有眾多資深的專家、學者和場館運營者都對場館可持續發展給出真知灼見。但筆者此次是從二線城市觀察到“不尋常”的現象,即便是從“外行人看熱鬧”的角度,也還是想說一說。


現如今,已經不是每座城市擁有會展中心的時期,而是到了每座城市的每個區都擁有一個會議/會展中心的時代,而且各會議、展覽中心的體量都不小。即使如此,仍然有新的會展中心在建造,且規劃的室內面積動輒就達到20萬平方米。筆者經常往返于國內外,與各類會議、場館有著業務聯系,對比之下,國內的會議、場館設施建設數量增長得非常快。根據會展業內報告顯示,過去6年,中國新增專業展覽場館達148個,平均每年新增的場館數量超過20個,甚至很多場館的出現只是為了某個首展或是首會,之后沒有相應的團隊運營,更談不上做發展規劃。此外,全國展覽場館出租率的金字塔效應也非常明顯,除少數類似國家會議中心的主流會議場館外,其他大多數的出租率維持在50%以下,甚至部分場館連5%都不到。現實如此,仍有城市還在規劃10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的場館,期待擁有大型會議、場館設施,常常不考慮市場供給需求。

如此,怎樣才能提高展覽場館的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性?筆者深思后給出的答案是,通過建造更多的或規模更大的會議、展覽中心一定不是源動力,以下兩點應該是發展源動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一是專業的團隊。

根據數據報告顯示,我國會展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專業人才儲備極為不足且比例失調的問題,質量和數量均不能滿足會展業的現實需求。目前,在上海、北京和廣州,會展人才的崗位空缺與求職者的比例分別為10:1,8:1,8:1。會展市場對從業人員的需求在未來3年內將達到600萬人,但目前全國會展從業人員才有100多萬,缺口高達500萬。會展中心的發展與建設需要大量專業的運營、推廣等人才才能產生最佳的以人帶人效果,面對這點,當下的會展中心的出路在哪里?

匹配相應的人才扶持政策,由于筆者本人也在創業階段,對于政策部分還算有親身體驗的,政府相對口的會展創業或人才政策力度相較于其他科技型、生物醫藥型人才普遍較低,甚至出現低于10倍的情況。會展中心大部分還是政府全資或者部分投資建造的,因此會展中心主動向政府部門建議或申請更匹配的會展人才政策,有利于會展場館運營,促進會展團隊建設和專業型人才的成長。

當然,專業型人才的培養與成長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短時間內不解燃眉之急,當內部運營隊伍不夠完善時,建議尤其是中小城市需引進會展行業的專業團隊運營,以場館運營為切入點搞活閑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場館,將經濟、市場化運營融合本土的城市優勢資源,從而形成強有力的會展中心品牌。

  • 二是會展中心的斜杠角色發展。

近期以來,各界常談及“斜杠青年”的話題。“斜杠青年”專指不滿足于“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會展中心為避免單純做“一房東”或“二房東”的角色,同樣亟待加持斜杠業務,培養會展中心圈的“斜杠青年”。場館方面不乏這樣的榜樣,比如具備展覽、會議、演藝、賽事等多種功能的深圳會展中心。國內各行各業的迭代更新發展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競爭者往往不是對手,而是跨領域的存在。比如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爆發”的線上展覽與會議,場館的競爭者是線上直播;非標場地的出現,不在于場地本身,而是體驗性服務的興起。這樣的現象無不啟發會展展覽場館的運營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場地租賃,而應從多維度出發,以主辦方、與會者等角度結合多元的體驗與服務內容,將傳統單一的會展經濟模式轉變為多樣化的場景落地,實現會議、展覽中心的全新升級換代。

簡而言之,筆者并不贊成各地在擁有專業化的人才運營團隊與系統化的運營規劃前,貿然興建會展中心的舉動。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