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平國際絲網會展中心外景
安平縣現代化絲網生產車間
往屆絲網博覽會參展客商
安平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月22日上午,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主辦,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商務廳、衡水市人民政府、安平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在安平國際絲網會展中心開幕。
本屆展會會期三天,堅定走創新引領、科技支撐、綠色發展之路,緊緊圍繞持續深化“六大行動”、著力構建“六大體系”、發展現代會展經濟等工作部署,以“高端、綠色、智能、融合”為辦會理念,在依法科學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前提下,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行業指導、市場主導的作用,全面提升絲網博覽會的輻射帶動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安平絲網在全球的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優勢,全力推動安平絲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展現出新機遇、新優勢、新希望、新輝煌。
本屆博覽會展區面積約4萬平方米,由疫情防控消毒檢驗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區、臨時隔離區、特裝展區、升級標準展區、機械展區、商務洽談區、新聞發布區、專業就餐區、廢棄垃圾處置區、會議室構成,并同時打造線上“互動、對接區”“云展示、洽談區”。縣外企業占全部參展企業的40%,較去年同比增長10%,參展企業涉及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安徽、江西等16個省市區。
據悉,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自2001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19屆,歷屆博覽會均取得較好成效。經過19年的培育和發展,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為集產品展示、經貿洽談、信息發布、技術交流于一體的國際專業盛會,是全球唯一的絲網專業展會,以其弘揚絲網產業文化、展示尖端產品技術、拓展合作交流領域等特點,被絲網界視為全球最重要的絲網及相關產品交易平臺。
百年發展史奠定絲網產業基礎
安平絲網發展的源頭始于500多年前的絹羅加工,縣內起源地為黃城鄉唐貝村,早在1488年,該村就有織絹羅者。清《深州風土記》載“安平之絹皆一境獨勝,如此比者不能多也”。當時安平絹羅加工,已具有相當規模,并在天津、內蒙古、東北等地設有數十家商莊。
1918年,在天津行醫的安平縣香管村人、民族實業家徐老山,將日本的金屬絲網生產技術引入河北安平,并在香管村辦起了安平縣第一個金屬絲網廠,自此,安平開始有了金屬絲網生產,到現在已有近百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在政府大力支持、引導鼓勵下,銅鐵羅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并于50年代,先后建起了安平縣國營拔絲廠和城關、油子、何莊、角邱四個集體所有制羅廠。
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發展絲網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安平絲網工業開始復蘇,絲網生產掀開了新的篇章。1987年,安平絲網被國家科委作為重點扶持產業,列入國家星火計劃。1989年,全國首屆絲網產品訂貨會在安平召開,進一步擴大了安平絲網的影響。1990年9月,國務院機電產品出口辦公室和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將安平列為機電產品出口基地,為安平絲網業的騰飛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安平縣擁有絲網工貿企業2萬余家,其中規上絲網企業106家,占全部規上企業的86.2%;絲網從業人員21萬人,輻射帶動周邊10個市縣從事絲網行業,擁有各種絲網設備5.2萬臺(套)。2019年,安平絲網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0億元,同比增長25%。帶動外來務工人員10萬人;絲網產業對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均達70%以上。
如今,安平絲網已成功實現了手工作坊到現代制造業的美麗蝶變,產值超過500億元,產品發展到6大系列、400多個品種、6000多種規格,廣泛用于石油、化工、汽車制造和畜牧養殖等工農業生產和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領域。
創新驅動,鋪墊絲網產業發展之路
近日,安平縣鶴煌股份有限公司絲網生產車間內,17臺嶄新的進口自動化設備正緊張生產。“自從有了這些高端裝備,企業產品品質實現跨越提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外訂單應接不暇。”公司總工程師董克清介紹。
制訂了產業振興計劃,依托絲網旗艦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近年來,安平絲網產業堅持走創新、創造之路,調結構、轉方式成效顯著,絲網產品逐步由“安平制造”向“安平創造”轉變,產業吸引力和凝聚力隨之大增。
今年以來,安平縣集中力量抓創新,高質量實施創新驅動,高水平推進絲網產業振興,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絲網產業更具競爭力、煥發新活力,促轉型升級。安平縣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第一引擎,積極借助京津雄創新優勢,以雄石衡創新三角區為契機,充分發揮該縣的區位優勢,加快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形成緊密協作的創新共同體,走出了一條絲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促絲網產業煥發新活力。在引導企業創新方面,安平縣不遺余力,支持加強技術研發、引進高端設備的企業,給予設備價格5%至10%的資金補貼。
與此同時,安平縣不斷強化政策資金服務支持,分類施策加大企業幫扶力度,進一步清費減負、公平稅賦,鼓勵企業研發新產品,開拓發展新領域,提高市場份額,助力絲網重點企業上檔提質、輕裝前進。
近年來,安平縣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積極對接京津,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全力推進“互聯網+”“電商換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絲網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安平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絲網實驗室,被確定為安平絲網行業示范基地和河北省首批9個工業轉型升級示范縣、4個省級智慧產業集群之一,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66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5家,先后參與起草制(修)訂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7項、地方標準7項,累計授權專利1413項,位列全國電商百佳縣第16名,其絲網產品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編織類絲網的產銷量、出口量均占全國的80%以上。在國內外設有銷售門店1.3萬多家、貿易公司3000多家,在外經商人員4萬多人。產品出口全部覆蓋到“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在當地設立工廠或銷售處200多家。通過自營出口、代理出口等方式,每年出口約1.8萬標準箱,外貿出口交貨總值超10億美元,先后被國家授予“中國絲網產業基地”“中國絲網產銷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中國絲網織造名城”“中國絲網之都”等榮譽稱號,享有“世界絲網看中國,中國絲網在安平”的美譽。
政府主導,提升絲網產業競爭力
“‘國絲網織造名城’‘河北省絲網名縣’成功復評,絲網產業入列省級中小企業示范集群,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被評為河北省優秀品牌展會……我們開拓創新、拼搏競進,書寫了精彩華章。”2020年1月6日,在安平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安平縣人民政府代縣長曹向東向全縣宣告。
2019年,安平縣堅持規劃先行、創新驅動,高質量編制完成《安平縣絲網產業振興計劃》《安平縣絲網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絲網博覽會成果豐碩,展會成交額達13.2億元。
今年上半年,安平縣充分發揮絲網產業優勢資源,積極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建設需求,支持更多的優質產品走進雄安。高標準謀劃推進雄安承接平臺建設,吸納引進京津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引進培育一批高科技項目,加快建成雄安新區生產生活生態要素保障基地和研發成果轉化基地,積極對接中國建材集團海外倉項目,加快融入全球產業鏈。以中國安平國際會展中心為抓手,積極承接國際展會和經貿活動,打造冀中地區對外合作交流的綜合性平臺。
為深入貫徹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及迭代升級“五個一”工程,安平縣全力鞏固絲網產業主導地位,力爭年內絲網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700億元以上。推動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與絲網產業深度融合,培育一批高精尖企業和細分市場隱形冠軍,2020年實施技改項目入庫8個以上,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家以上。
為把絲網產業打造成為國際先進的朝陽產業,安平縣相繼出臺了《安平縣絲網產業發展規劃》《安平縣特色產業振興計劃》《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大力支持工業設計發展、購置先進設備、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實施品牌培育計劃,產業的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安平縣全力推進絲網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整合優勢科技創新資源,圍繞產業鏈開展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集成、技術轉移轉化等活動,今年5月份,絲網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方案已順利通過專家組認證。
目前,全縣共培育了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家,高新技術企業38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150家,先后參與制修訂絲網各類標準32項,擁有絲網類注冊商標950余件、專利1371件,“安網”“泰發”“英楷模”三件絲網類商標成功創建為中國馳名商標,上市企業6家(2019年石交所掛牌1家)。2019年財政科技支出3856萬元,占財政支出的1.34%,同比增長19.53%。
為推動絲網產業發展,安平縣加強了高新區、物流、展會、檢驗檢測等平臺建設。目前,高新區規劃面積23.51平方公里,2019高新區東區擴區至10.7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主要以絲網及絲網深加工、絲網裝備制造為主,入駐企業281家,投產運營254家。高新區以全縣2%的土地面積,吸聚了全縣50%以上的規上企業、9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為產業集聚發展的主戰場和財源稅源的核心區。聚成物流園區是省級物流產業園區,入駐物流企業200多家,開通運線1200多條,覆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年貨物吞吐量500多萬噸。
同時,位于安平縣河北省絲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全國唯一專業絲網產品檢測機構,目前已獲得了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現有設備165臺套,通過資質認定產品105項,檢測參數4000多項,每年接受委托檢驗樣品2000余份,基本實現了絲網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所有相關產品的檢測全覆蓋。該中心正在推進新的檢測中心實驗室規劃、購置檢測設備、檢測產品擴項等工作,為申報國家級絲網檢驗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除此以外,衡水市絲網產業協會、安平縣工業品創新協會等7個行業協會正在通過組織方式、協作方式、生產方式的變革,形成協作團隊和產業鏈,實現強強聯合、以強帶弱、不斷優化,構建起安平絲網在不同專業細分領域上的協作同盟、戰略伙伴,進一步規范絲網產業發展。為促進絲網產業轉型升級,正在籌備成立中國絲網行業協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絲網專業委員會。
一面手繪藍圖,一邊腳踏征途。方興未艾的安平絲網產業已由原來的“單項發展”改變為現在的“多點開花”。未來,安平縣將以創新融合作為發展方向,堅持構建環保、快速的發展道路,以開放的心態謀求合作共贏,勇闖突圍破局之路。安平將大力推介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和新設備,進一步擴大絲網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文/圖: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