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這個春天,正值“十四五”開局起步之時。承前啟后,謀劃大局,各行業都在關鍵時刻錨定方向。記者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在“2021年重點工作”中明確提到,“加強貿易促進服務,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加快會展業的規劃與規范發展建設。這意味著,會展業不僅被多地政府納入“十四五”期間重要的戰略,也將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開啟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高質量發展、新基建、新消費,數字技術產業化,制造業、服務業數字化,這些賦予中國會展無限空間和發展機遇。”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儲祥銀分析認為,“十四五”時期,中國會展業將呈以下趨勢:一是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會展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進程加快;二是展覽服務模式將發生深刻變革,會展與新技術深度融合,“互聯網+”、新技術廣泛應用,將在會展形式、內容設定、觀展方式、觀展體驗、信息獲取、營銷場景、營銷方式、服務模式、社交場景等方面發生深刻變革;三是會展與國家戰略、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深度融合,與實體經濟粘合度更高,產業會展成為補齊和延展產業鏈的重要平臺;四是綠色會展、生態會展加速推進,引領會展產業升級;五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下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深刻影響和主導我國會展業發展,在今后一段時期,以國內市場為主要對象的展會將成為“主角”,以出口為導向,吸引海外參展商和采購商參與的國際展會成為會展服務模式創新的新課題;六是會展行業競爭、城市競爭加劇,建設大型會展綜合體、打造會展名城、培育會展品牌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以會展創新服務百業創新,促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鄙虾寡芯吭簣绦性洪L,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敏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提高貿易促進服務水平,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意味著國家戰略在高水平開放的關鍵處落子。
品牌建設提速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會展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并提升國際話語權?!睆V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會長,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教授劉松萍博士認為,會展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期。一是后疫情時代,信息技術激發了互聯網企業對會展服務模式的改變和信息化升級;二是很多中小型會展企業由于受疫情沖擊被“淘汰”出局,行業類品牌展會影響力、號召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參展商與觀眾向頭部展會集中,會展的“馬太效應”凸顯;三是國家及地方政府對會展業越來越重視,更多涉及會展標準化、品牌建設、會展法律法規、綠色環保等政策將出臺,在提升會展品牌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會展業的良性發展。
與此同時,“雙線會展”迎來發展機遇。一是政府大力支持。2020年4月13日,商務部印發了《關于創新展會服務模式,培育展覽業發展新動能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芬螅胺e極打造線上展會新平臺,促進線上線下辦展融合發展”。舉辦線上展成為會展業發展的新機遇,2020春季廣交會官方宣布改為網上舉辦,成為線上展的標志。隨后,多地政府出臺了扶持政策,針對性地支持線上展發展,為線上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二是市場快速反應,包括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跨界進入會展業,為線上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一批主動創新型會展主辦方積極應變,并在2020春季廣交會舉辦之前試水線上展,并結合線上直播、“云展示”“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等形式,取得了成效。不可否認,疫情對線上展帶來了巨大挑戰,也迫使主辦方、參展商、觀眾等參與并做出了變革,線上展的進程被提速,“線上+線下”的“雙線會展”模式將逐步普及。
此外,區域合作加強。疫情下,全國會展資源的合理配置,共融共享、區域合作將是“十四五”的一大發展趨勢。
另外,營商環境將持續優化。2019年,國家層面先后發布《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商務部辦公廳 海關總署辦公廳關于做好境內舉辦涉外經濟技術展覽會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不斷優化展覽業發展環境,持續深化展覽業“放管服”改革。
形成新業態
“會展業要把握發展契機,除了將展會打造成為服務國內‘大循環’的樞紐平臺,更要走向國際市場,打造國際國內互動的橋頭堡?!闭憬讑W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軍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表明中國經濟已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因此,會展業提升高質量發展是應對挑戰的有效策略。
潘建軍認為,我國已經明確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將如期舉辦。這表明,我國對疫情有效防控的信心,也顯示中國在積極推進全球經濟和社會生活恢復中主動作為,帶頭推進國際間的正常交往。這預示著國內在本土會展恢復的基礎上,國際會展板塊也即將恢復。隨著中國的積極推進,中國會展的國際板塊將隨著國際賽事的恢復同步恢復。
潘建軍強調說,隨著數字經濟在我國的逐步推進,會展的雙線融合辦展將成為發展趨勢。“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帶來對外開放需求的同時,也給中國會展國際化帶來重新定義,即不再是本土展會展商和觀眾的國際化,而是向辦展目的地的國際化演變。
此外,資本洼地的中國會展業將經歷一輪“補漲”,民族資本的出現令會展的資本從財務投資向戰略投資轉變,賦能將成為中國會展業選擇資本的主要依據。
另外,數字經濟催生在線展覽向數字展覽升級,推動部分會展數字化探索者和先行者從生產要素和創行體系,即從業態結構到組織形態,從發展理念到商業模式產生全方位變革和突破。